本文来源:王荣华,王素平.全科医生在我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中的作用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20,23(4):388-394,402.

推荐理由

国内外医疗卫生服务实践均表明,能否建立以全科医生为核心的服务团队,提供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医疗卫生服务,形成分级诊疗的有序就诊格局,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健康水平的保障与维护。目前我国的全科医生服务已取得积极进展,但因开展时间较短,仍存在着定位不明确、社会认可度有待提高等问题。在此情况下,梳理并明确全科医生在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中的作用十分必要。本文以我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面临的挑战为基础,系统梳理了全科医生在应对这些挑战中的作用,并分别从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三医”联动、信息化建设、整合医疗服务角度进行重点分析,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解读全科医生服务、促进其持续深入发展。

我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面临的挑战

全科医生具有以下6个方面作用

第一、有助于我国“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目标的实现

全科医生是初级保健服务的主要提供者,相对于其他专科医生,由全科医生提供的初级保健服务能获得最大的健康效益。

第二、平衡医患间医疗信息的不对称,降低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内过度医疗

全科医生是居民健康与费用的“守门人”,有控制居民医疗费用的责任,患者的费用支出越少,全科医生能获得的奖励越高,因此,全科医生有动力帮助患者识别不必要的检查,减少花费。一方面可通过健康宣教,提高患者的医学素养和辨别医疗服务合适与否的能力;另一方面,成为居民健康的“代言人”,在转诊过程中,直接帮助患者对医联体内其他的专科服务(包括检查、药品、医技服务等)是否合理进行检验、判别,减少甚至杜绝过度医疗的发生。

第三、有助于形成合理的就医格局,高效使用卫生资源

全科医生首诊服务可以有效减弱专科医院的“虹吸现象”,避免大部分不需要“高级医疗需求”的患者进入三级医院,减少多数不必要的昂贵资源的使用,使大部分患者的健康问题在基层就得到解决。当全科医生认为患者需要“高级医疗需求”时,可根据具体的健康需求情况,为患者整合、优先排序出高效的转诊方案,及时有效地转诊到合适的医疗机构,令卫生资源的使用更加合理、高效,形成合理、有序、规范的就医格局。

第四、使医疗服务具有连续性、主动性、互动性,应对慢性病的挑战

全科医生首诊负责制、连续性照顾、综合性服务、协调性服务为原则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有助于提高慢性病患者的照顾质量。连续性服务质量是评价全科医生服务最重要的维度,全科医生对患者的连续性管理,有助于降低慢性病患者的二次住院率和住院费用。还可以通过社区诊断,发现影响社区居民健康的因素,通过协调社区内各类健康资源,及时改善社区居民身边环境,提高居民的总体健康水平。

第五、注重“疾病预防”,使卫生费用的投入得到较好的产出

全科医生提供初级保健服务能获得良好效益的原因,分别为:

(1) 居民更多地获得所需服务;

(2)优质的服务质量;

(3)注重疾病预防;

(4)早期管理健康问题;

(5)初级保健服务主要特征的累积效应;

(6)初级保健在减少不必要和可能有害的专科护理方面的作用。

在我国,全科医生作为社区预防的积极参与者和主力军,能够预防并早期管理居民的健康,可以预见,全科医生将在我国“疾病预防”方面发挥重大作用,使卫生费用的投入得到较好的产出效果。

第六、提升医患关系的和谐度

全科医生可从如下方面改善医患关系:

(1)使患者所获得的医疗服务(包括检查、药物等)变得合理,保证医疗公平性;

(2)通过健康宣教,提高患者的健康素养,以及对治疗效果的正确判断,降低患者的心理落差;

(3)协调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内各类服务为患者的健康服务,令患者及时、有效得到各类医疗服务;

(4)营造共同参与的互动关系,不同于传统的“家长式”医患关系,鼓励居民积极参与交流,共同分析存在的健康问题。

同时,本文基于上述分析,对我国如何更好地发挥全科医生的作用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思考与建议

1探索个性化的签约服务,吸引居民签约家庭医生

2“三医”联动,助力健康管理服务的发展

3借助互联网信息技术,解放全科医生建档负担

4整合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内资源,打造全人健康照顾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