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教材,你用对了吗?

秋季教材改革后,家长的朋友圈在疯传《改革|语文新改革,让人冒冷汗》一文,父母们又开始为自己上学的孩子操碎了心:

语文高考最后要实现让15%的人做不完;

语文教学的病症在哪里?就是读书太少。

药方是什么?在语文教材编排下猛药。

统编本语文教材有什么特色?最主要的就是‘读书’为要。新教材专治不读书。

考试倒逼你读书。

随着新教材使用、新课标“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出,语文作为基础学科的地位及重要性愈发凸显。

如何用好部编教材,如何学好语文,是学生、家长及老师共同关注的命题。

新教材的精神:

·以立德树人为根本

·以语文素养为基石

·以阅读人生为视野

·以自主建构为路径

它完美的将语文学科需要掌握的知识点与人文主题相结合,建构了“大语文”学科体系。

吃透语文教材,受用一生!新教材的出现,同时也对孩子们提出了新的要求,新的挑战!

01搭建语文学科思维体系

托马斯· 卡莱尔说:“文学是思考的灵魂的思想。”

部编版教材改革后,教育部再次强调了对经典作品的阅读与理解。

然而,随着阅读的推广,现在的中小学生接触的书目越来越多,但如何避免“主题不明、条理不清、内容空洞”等写作通病将自己的所读所感写下来,还有着一个漫长训练的过程。

我们常说学语文有“三怕”,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周树人。

通晓古今中外,当孩子走进书中,就像旅行一样,可以看见更大的世界。

02语文是什么?

语言文字是我们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孩子学语文,一为提分,通过考试,二为未来在工作中能说会写具有核心竞争力。学好语文,不仅是为了中高考,更是为了未来。

学习不是功利的事情,考试离得还远,现在做的就是打基础。

读音、部首、笔画、结构、造字、字义、词语搭配、句子结构、段落大意……基础知识如此琐碎,孩子们该如何学习?

尤其是现代文阅读,写景、写物、写人、写事情,人物情感该如何把握,句子段落如何赏析。主旨如何概括,细节体现在哪里……?

鲁迅、茅盾、巴金、朱自清、钱钟书、余华、陈忠实、王安忆……都是孩子们阅读中最常考的类型。

03语文怎么学?

语文学科学习,分为三大板块。基础知识,阅读与写作。

1. 基础部分包括语音、字词、病句、标点、古诗文默写。基础打牢,字形、读音、病句、诗词做好日常积累。

2. 阅读部分包括文言文与现代文阅读。善于总结题型(主旨概括、人物分析、字词赏析),多看经典美文。

3. 写作分为记叙文、议论文。日常做素材积累,准备素材本,建立素材库。写过的作文进行精修,文章自检,是否用到“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描写方式,“比喻、拟人、夸张、排比、设问、反问”等写作手法是否多样。

以中考试卷为例,基础12分,阅读58分,作文50分。得阅读和写作者得天下。

小学部,因今年9月部编教材改革,文本选择与单元作文的定位发生了较大变化,对孩子想象力作出了更高的要求,作文题目有《变形记》《二十年后的家乡》《我想与……过一天》。

教学重点:学习列写作提纲;学习精准审题、紧扣主题行文

教学难点:学习紧扣主题行文

朗读,圈画关键词:“家乡”“出生地”“成长的地方”=对家乡的感情:热爱、眷恋

“二十年后”=与现在的家乡对比,会有哪些改变呢?:环境、工作、生活

看示例提纲,明确,这篇习作要求我们主题是什么:对家乡的热爱,对祖国富强的自豪之感

列表格、制作提纲。

二十年后的家乡的变化:

环境:绿水青山(涝灾不再)

工作:人发出指令,智能机器人协助完成

生活:衣食住行、通讯

智能温感服装:根据天气自动感知变色

环保菜肴:全程可视化

随时搬迁的房屋:

胶囊列车:(堵车不再)

通讯:全息投影(更加方便快捷)

结尾段画龙点睛

结尾段抒情议论如何写:家庭聚会:听奶奶讲那过去的事情(关键词):贫穷、科技改变生活、祖国富强

说白了,语文就是考察孩子读不读得懂文章,能不能输出自己的观点。

写作指导

这篇文章想出彩,需要孩子具备以下的能力:

1.阅读力,能否抓住自己喜欢的神话人物或童话人物的特点

2.想象力,编出有意思的故事

3.架构力,把握好详略,一天,虽然时间是从早到晚,但不能面面俱到,在一起发生的故事详写一两个

4.确定文章的中心,孩子要有写作中心的意识,这篇文章你想表达什么主题呢?

(1)记录一段美妙的奇特时光;

(2)暗含某些主题:那就需要思考今天我们的生活存在什么样的问题呢?如何融入到故事里呢?还是体现今天生活的美好面呢?

初中部,写作多为议论文,论点论证论据三者需要紧密结合,对孩子的逻辑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04作文写什么?

考察:

审题能力-运用素材能力

开头(凤头)-中间(猪肚)-结尾(豹尾)

写作文三步走:

第一,审题。写什么?是什么主题,扣字眼。

第二,用什么素材?生活类还是书中的名人素材?

第三,列大纲。

有了这种“框架思维”,不怕没东西可写。

05对于语文学习的建议

1.基础打牢,字形、读音、病句、诗词做好日常积累

2.阅读,善于总结题型(主旨概括、人物分析、字词赏析),多看经典美文

3.作文,日常做素材积累,准备素材本,建立素材库。写过的作文进行精修,文章自检,是否用到“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描写方式,“比喻、拟人、夸张、排比、设问、反问”等写作手法是否多样。

4.建立语文学科知识体系,会写大纲,会画思维导图

预祝孩子们语文学习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