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有学问#


今天继续探讨文章的材料问题。材料,成为文章内容。内容有新意,写的事件生动,文章就成功了一大半了。

上一讲,我们讲了,一定要让学生多参加生活实践,多积累生活内容,写作文才有源头活水。有很多事,如果只是听来的,往往就很“隔”,写不出真切的感受。有些事,如果是在旁边看,有耳闻目见,写出来感受就深一些了,比听来的好得多。

而如果是亲自参与,自己动手实践的,那写出来就特别细致生动,感受最真切了。

所以,写文章涉及到的事件,最好是自己做过的。

来举个例子,竺可桢是一个气象学家,他穿衣服,总是上衣口袋的盖布最先坏,原因是他每天都频繁从口袋里掏温度计来测量温度。这个口袋盖布最先破的细节,如果不是竺可桢自己讲出来,别人是不可能知道的。所以,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才能写得细腻,有真感受。自己经历的 事,做过的事,才能写出各种生动的细节。


###

那么,我们来考察一下江苏省2022的中考作文题,看看我们上一讲有关积累的素材,怎样对应我们的中考作文题。

以苏州的作文题为例 :

“学问藏在 __ 里”。作文提示语涉及到园林、方言、博物馆,说明都是与传统文化有关的。后面虽然又说“大千世界,学问无处不在”,好像什么学问都可以写,但我们最好还是写传统文化方面的学问。

好了,你如果平时常去园林走走,并且和同学一起较细致考察过园林,做过有关园林山水、建筑、家具、对联、花草等某一方面的仔细观察和记录,你就有内容写了。这个园林素材的积累,就可以应对很多作文题。


“学问藏在 __ 里”。写园林,不需要面面俱到,你只要写细小的一项。

如,就写园林的窗格(当然,也可只写园林建筑,亭台楼阁的布局,或只写园林中的桥,或只写楹联……),题目变为“学问藏在窗格里”。

内容大致可写到,你和同学走园林,你怎么就注意到了窗格的不同,有木的窗格,有砖的窗格;窗格的雕刻花样也各各不同,有回折文的,冰裂纹的,福字图的……你可以用描写的方法,用比喻来形容形容。

而你观察着,又思索,这些窗格如何制成的?它们怎样为美的园林更添美的景观?设计师有什么心思,制作师有什么特别技能?

带着这些疑问,你询问了园林工作者。答案还不明了,你就回家上网找了有关资料,弄明白了某些问题,了解了其中的一些学问。

同样这个园林文化及窗格的素材,你可以应对如下中考作文题:2022南通市中考作文题是——《激起心中的那股劲》。

园林中有关“花窗格”的随意发现,激起了你探索的劲,想要探求古代中国窗的文化。你拍照片,求资料,访内行,写文章……探寻到了传统文化的美的一角,感受园林文化之美、之内涵深厚。

2022淮安中考作文题——《新发现,来之不易》。主要可以写你看到窗格之美,想要探索其不同图案的名称和特点,了解原理和制作,于是拍照片,求资料,访内行,写文章……探寻传统建筑之美。窗格之美,在别人,或者是司空见惯,在你,就是新发现。因为探寻的经历有点曲折,所以知识是来之不易的(注意,同一个素材,每篇文章的测重点不同,要认真点题。)

2022宿迁市中考作文题——《青春要有一颗滚烫的心》。你就大致可以写,当你写作业厌烦的时候,走进了园林,看到有人在擦拭木窗格,于是发现了窗格之美。你就与园林工作者来一番对话,谈谈窗户雕刻,感受匠人不平凡,一扇窗可能要雕刻几个月,只有拥有热情和耐心,以及必不可少的技能,才能成就窗户之美。他们肯定是付出了青春,付出了一辈子辛劳,才练就雕刻技能的。由此体会到,凡事都要有热情,有颗滚烫的心。而我们处于青少年时期,为将来的发展打基础,应该有热情有朝气面对一切。

2022徐州市中考作文题——以“以小见大”为主题自拟题目写一篇作文。窗格对一个建筑而言,是小处的,可是它折射出传统建筑的美,让我们感受到传统文化之美,就是大处了。



###

以上,我只是举例,讲一个素材积累得细致,自己有真切的感受,这个素材就可以应对不同作文。

我举的例子,只是要给你启发,不是就让你写这个。其实,你如果是初三,应该认真积累七八个素材吧,把这些材料搞深搞透,这样应对作文,更加灵活,更加切合题义。

###

再来举两例:2022扬州市中考作文题目——《倾听不仅仅是一种态度》。

上一讲,我们就说过,过年时要去听听老人讲人生。如果你确实倾听过老人讲人生,这个题目,就有内容可写了。

2022连云港市中考作文题——《没有一种生活是可惜的》。

上一讲里,我说过,你不妨采访街头的环保工作者,体会他们的辛苦和快乐。那就可以应对这个题目,别看他们工作不起眼,待遇低,但没什么可惜的,他们有劳作的欣慰与快乐,做着辛苦的事,却做到了最好的自己。

这个题目,你也可以写老人的生活,他们年迈无力,步履蹒跚,但依然努力生活,还不忘劳作,甚至想让你帮着注册个抖音,来接轨现代生活。(写老人,最好写一个老人的故事。)


所以,最后总结,要想中考作文写得好,首先去体验生活,积累材料吧!

下面几讲,我会讲到具体写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