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依据
ki
课程名称:青岛版三年级上第四单元信息窗一《元旦联欢会》
课型 集体康复课 辅助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设计了 3个信息窗,我所讲授的是 信息窗一的主题图“举行元旦联欢会”的情境, 借助钟面呈现联欢会及各个节目开始的时刻, 引出对时、分的认识。通过问题“观察钟面, 你能发现什么"引导学生认识钟面并探索时与 分的关系引出1时=60分;通过“第一个节 目什么时候开始”引导学生会读、写钟面的时 刻。通过你能写出联欢会开始的时刻与第一个 节目开始的时刻相差多少时间?引出写时刻 的方法并体验1分的长短。以此类推体验1小 时的长短。本节课重点1时=60分以及准确 读写钟面时刻以及掌握目标音声母舌尖后音 /sh/ 二、学情分析
本班共9名学生,2人佩戴人工耳蜗,7人佩戴助听器。听力补偿效果较适,大部分学生经过 语训,有着较好认知能力的,但理解和数学逻辑思维能力存在较大差异,言语语言能力差距很大, 正确、完整地用数学语言表达能力还有待进一步训练和提高。听力补偿最适:柳*、唐*能够分辨1、
4、7、10、11易混淆数字的时间。听力补偿较适:张*、孙**、刘**。看口或指语语辅助:李**、 吕**、王**、韩 三、教学目标
1、 能正确认识钟面,以及读写分针和时针所指示的时间。
2、 通过课前自主学习,课中探究论证,培养学生观察和表达能力,初步帮助学生数学建模;以 同桌和小组探究的形式进行方法的论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能观察并解析情境图或生活中所反映出的时间信息并编写数学句子或者是小故事。通过观 察和探究,能够运用解决生活中的实际数学问题。
四、康复目标
1、 听觉康复:结合现实情境初步认识钟面,能正确读写时间。含有(1、4、7易混淆数字的时 间 柳*、唐*)和词语/时针/、/几时/、的听觉分辨、识别及记忆。
2、 言语康复:音位强化、——含有第五阶段/sh/的词语如“时间”“时钟"“莎莎"句子的复述 和运用。响度梯度训练法一从小声到大声数几时等;
3、 语言及认知康复:能够根据情境图,准确的理解和完整地表述时间句子,并能进行交流对话, 语句较为通顺连贯。
五、 综合素养
1、 帮助学生建立钟表的基本知识,通过观察、探究、论证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积极寻求解决问 题办法,并通过实时教师点评和学生互评,增进学生之间合作探索交流,在合作中发展数学思维、 发展数学语言、在数学教学中融合德育教育,积极培养聋生数学核心素养。
2、 通过莎莎的一天、班级课程表,拉近学科知识与生活的距离,帮助学生在生活情境中学习数 学。
3、 通过认识时间,培养学生珍惜时间、合理利用时间的意识。
六、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钟面,准确读写时间
难点:准确读写时间并论证1时二60分
七、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发音部位诱导:舌尖与硬腭接触, 气流从小缝儿挤过。为舌尖后音/sh/ 的发音做正确的发声准备:。
既检查时分的掌握情况,又能进 行时间的听觉分辨、识别和记忆。
课前:微课循环播放,检查听力设备和自主任务学习单。
一、 新知诱导 精彩链接:
1.师:我们一起来做舌操
舌操:舌面两侧上抬咂舌;用舌刷刷牙(洗牙)。
发音诱导:/sh/的发音诱导录像(发本音或呼读音)
2 .听说练习
点名:听拨钟表练习,生每人手里有一张卡片,师点时间。 如:11时,生桌上有11时卡片的同学迅速站起喊“到”,并 用学具拨出11时。以此类推……A类:柳|£、唐也。1、4、 7、10、11时等。B、C类:能分辨整时、半时。
二、 习得新知——问题超市:
1、同学们,我们已经根据微视频提前学习了新课,里面 的内容你都学会了吗?现在江老师可要考考你了。
•出示信息窗一主题图:
锻炼学生观察力,通过直观的即 时反馈,帮助学生之间建立有效沟通。 在交流中复习词语和句式,强化目标 音位/sh/的正确发音。
通过句子练习,进行言语呼吸和 发声协调训练,并培养学生观察情境 图找数学信息以及数学推理的方法。
以生为本将课堂交于学生,在相 互交流中,提高记忆能力以及听觉理 解和语言表达能力,同时关注目标音 /sh/o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钟面,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 生1:钟面上有12个大格,60个小格;
生2:分针走1小格就是1分钟
生3:时针走1大格是1小时
生4:时针走1大格,分针走60小格
结论 1时二60分
师:同学们观察以及总结的相当准确,给你们32个赞。 你们再夸夸自己吧。
师:现在进入游戏环节“你问我答”谁当小老师提问? 如:生1:提问钟面上有几个大格?
生2:钟面上一共有12个大格……
为学生搭建一个合作探索交流 的平台,引导学生积极阐述观点。
•出示问题:第一个节目什么时刻开始的?
强化音位/sh/,通过读时间练习, 进行响度梯度训练。并提高学生呼吸 支持和发声协调能力。
学习难度由难到易,合作人数也 相应由多到少。强化音位/ sh /o
以小组探究的模式将课堂教给 学生,在交流中,提高学生倾听能力、 听觉理解和表达能力,以及数学语言 书写能力。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小组合作,完成探索活动1,师 巡视指导。
每组选一代表上讲台交流。
先看时针,再看分针。时针过了 8,分针走了 31个小格, 就是8时31分。
师:二组答案一致吗?请上台交流
师总结:同学们合作探索的相当给力,刚才我们叙述了时 间几时几分,你会写时间吗?
8时31分写作8:31分
师:你会写了吗?我可要考考你啊小耳朵听好
9时、3时22分、1时、4时半、6时、5时17分、7时、 4时8分、12时、9时半、8时、7时15分、10时等
师:将9时、1时、6时、7时、12时、8时、10时请同 学们以从小声到大声朗读。
师:老师奖励每组1个小苹果,希望你们的合作树硕果累 累。
•出示问题:你能写出联欢会开始的时间吗?与第一个 节目开始的时刻相差多少时间?
第1个节目 第7个节
开始时刻 升始时我
第10个节目第20个节E 开始时刻 斉始时刻
师:请同学们同桌相互讨论完成探索活动2 生上台交流:
联欢会开始时间8:30分 第一个节目开始时间8:31分 联欢会开始的时刻与第一个节目相差1分钟。
通过强化巩固/sh/的音位和词语、 句式的理解,提高了听觉理解和记忆 的能力。并让训练内容运用到生活中。
师:同学们您们答案一样吗?
师:那你知道1分钟有多长时间吗?我们一起体验一下吧
1分钟脉搏跳多少下?
师出示体验项目:
1分钟可以做几道口算题?
1分钟可以跳绳多少下?
1分钟可以拍球多少下?
分钟可以写多少个字?……
•出示问题:你能写出第7个节目与第20个节目开始的 时刻吗?
飾
第10个节日第20个节E 开始时刻 开始时刻
弟1个节日 弟7个节 开始时刻 开始时
词语积累是每节课音位强化的 词语,学生和家长可以一目了然并做 好辅导工作。
最后一句“此处无声胜有声,此 处无彩变精彩”也是含有数学问题的。
第7个节目:9:15分 第20个节目:10:15分
三、仿用新知:
小组探究1:莎莎的一天(小组选代表发言)
巩固/q/的发音部位和发音方式
师:这是小女孩莎莎的一天,你能写出钟面上的时间吗?
句式: : , 。
什么时间 谁在做什么?
四、拓展新知:
你能发现生活中的时间吗?教室里学生找找出史老师带的 手表、课堂上的钟表、等。课前江老师还布置了 一个实践活动, 拍拍《妈妈,您辛苦了》,江老师觉得王金霞同学做的不错, 给大家分享一下:出示PPt,请同学们写在白板上。
在家长与孩子的交流中,提高听 觉理解和语言表达能力,同时/sh/的 发音。
什么时间 谁在做什么?(继续在词语中巩
固/sh/的发音)
生一一上台展示,师引导学生生活中处处都要用到时间, 让学生做时间的小主人,珍惜时间、合理规划时间。
五、课堂评价:
你敢挑战吗?邀请你身边的老师考考你吧,加油啊! ! !
六、课后延伸:
完成身边的数学《我的一天》 教学建议:
建议在其他个训课、律动课、美术课、体育课、手工活动课、生活中复习巩固时间知识。如: 美术课和手工活动课可以让学生制作时钟或装饰时钟。律动课可以学习《时间像小马车》个训课可 以用时钟说词语、说句子等等
本节课是在钟面的初步认识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在课上通过新知诱导(精彩链接)一习得新知 (问题超市)一巩固新知(探究长廊)一生活应用一课后延伸五环节帮助学生数学建模,并在授课 过程中对/sh/进行音位强化、练习和反馈,达到含有sh的词语的听觉分辨、识别和记忆;通过观察 情境图、倾听理解问题,学会用正确完整的句式回答问题,提高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切实落实我校 口语教学听、看、读、说、写五能并举的康教工作核心。
本节课主要使学生进一步认识钟面,掌握 看钟表的方法,以及认识时间单位小时和分,时间单位不像长度、重量单位那样容易用具体的物体 表现出来,比较抽象,单位间的进率出比较复杂,为了帮助学生克服畏难情绪,从学生身边熟悉的 情景入手,让学生回家照照片,在教学过程中,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活动为主轴”为思 想,并能结合生活实际,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孩子熟悉的起床、上 学、睡觉等作息时间入手,自然入题,把学生已有的旧知开掘出来,为学习新知服务。
让学生在听、 看、读、说、写中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并探究有效的学习方式,在读整时时又注重提高学生的呼吸 支持能力、发声协调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在深入钻研与把握教材的基础上,力求创造性地开发课 程资源,合理运用教学方法,发挥学生已有的时间的基础知识辻移作用,引导学生自我完成对时、 分生活中实际应用的探究学习。让学生体验数学创造的乐趣。以“德育教育贯穿始终、学科知识为 主线、康复训练为辅线”incr三线模式始终贯穿在教育康复课堂教学中,创建一种开放的、积极互动 的聋校课堂文化,提高孩子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进行扎实的有效的集体康 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