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如何培养学生积极进取的精神
张如彪 甘肃省民乐县第二幼儿园 734500
摘要:教育改革的内容是要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积极进取的精神。作为教师,只要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积极主动热心地工作,以不服输的进取钻研精神,关注学生,关注细节,因材施教,精心打磨,授予方法,培养兴趣,及时辅导,鼓励竞争,切实规范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建设乐学善思的学风和团结进取的班风,强化“责任”意识,从细节入手,着力培养学生积极进取的精神。
关键词:中学生 积极进取精神 培养
“积极”义为肯定的、正面的、进取的、热心之意。“进取”其意义为努力向前、立志有所作为之意。“精神”是指表现出来的活力,或是人的意识、思维活动和一般心里状态。根据词典对这些词义内涵解释,培养 学生积极进取的精神,也即培养学生主动的、自觉地、热心的、有目的的努力学习的一种表现和活动。
一、以培养学生的兴趣为起点。“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根据心理学理论,中学生正是“断奶期”,是想脱离父母独立追求的起飞期,对凡事都有非常浓厚的兴趣。而在兴趣的原动力下,亦即以“内心发展期”理论,学生的学习、生活都是积极的、主动的、自觉的,其行为目的是明确的,追求目标也是认真执着的。这样,兴趣的培养就是对学生积极进取精神的培养。因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要有本着“培养兴趣”的原则,设计教学,因材施教,因人施教,全面了解,重点突破,解惑释疑,贴近生活,接近距离,像父母一样关爱,像朋友一样帮助,像师长一样教导。
二、重视以思想教育为突破口。“思想决定出路。”“有什么样的思想就有什么样的行为。”学生个性品质差异很大,认知理解深浅不一,思想行为表现参差不齐,而要实现教育目的,必有明确教育要求。教师针对学生实际,因时因地因人而异,采取积极的、开放的、锐意进取的思想或事例,感化学生、引导学生,进而规范学生,实现以正确的思想引导学生积极主动进取。如开展以“责任”、“虚伪”、“竞争”、“理想与奋斗”、“我的未来我设计”的主题班会。
三、把心理辅导作为契合点。学生由于认识和理解事物、社会现象都比较懵懂、肤浅,凡事总带着强烈的好恶之情。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课堂上教师的批评责备,心理不舒服了,就厌学、弃学,甚至对老师产生逆反心理,干脆不学;家里发生矛盾了,上课不够专注,不够积极,神情沮丧,时常走神,答非所问;同学之间闹纠纷了,想报复之法,干与学习无关之事。总之,学习是被动的、消极的、随意的表现。教师应及时沟通,个别交流,与学生谈生活,谈习惯,谈理想,谈家庭,谈学习,不一而足,因人而异,拉近与学生的心理距离,消除认识上的隔膜,化消极被动为主动积极。因为学生的学习行为表现有80%的是由情商做参与的,学生有了积极的参与意识,那进取之心则日进也。
四、把善于观察、及时指导作为常规点。学生的行为表现,尤其不良表现,总是会反复的。所以,教育必定是经常性的、反复性的工作。而要实现教育工作的有效性,那就必讲究其针对性,这就要求教师必先在工作中认真观察学生的学习、生活表现,尤其是学习习惯,学习行为、专注程度、心理情态等,从日常生活中深入了解。反复分析学生的种种行为表现,分析根源,及时指导,规范引导,使学生逐步养成积极进取的良好习惯。
五、把引入竞争机制作为操作点。竞争才可产生动力。无论班级管理或学科教学工作,都不可或缺引入“竞争”机制和对学生“竞争意识”的培养。无论应试教育,抑或素质教育,都关注学生的成绩和名次。可以说,班级管理中引入竞争机制,能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更能促进学生自觉主动积极进取精神。
六、高度重视和强化班风、学风建设。科学发展观内涵阐明的第一要义为发展。班级奋斗目标的实现,学生目标的落实,都必须体现教育教学工作的内涵发展之路,这对班集体而言,就是形成良好的班风、学风。每一个班都有班风、学风,甚至还有班歌、班言、班志。无论班风、班歌、学风,教师都予以高度关注,引起学生的关注,以促使学生向良好的班风、学风奋斗和发展。这样规范,才能形成班级凝聚力、战斗力,才会形成自觉的积极进取的团队精神。
总之,针对中学生,培养学生积极进取的精神,教师已不可懈怠,关注细节,狠抓细节,落实细节,规范细节,真正落实“细节决定成败”的教育思想,全面实现从细节入手着力培养学生积极进取的精神。
1.苏霍姆林斯基 给教师的建议[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17.
2.魏书生 角色定位 积极进取[M].班主任工作文艺,2006.
3.韩绍学 深化教育改革,培养学生谋生创业能力[J].课程·教材·教法,2008,(12)。
4.岳海军 培养学生树立关心他人和积极上进的进取心[J].教育随笔,2008,(2)。
5.冯夏婷 积极进取的精神要从小培养[J].教育导刊,2002,(24)。
6.卢黄熙 主动应对 积极进取[J].社会科学,2009;(7)。
7.徐雪君 积极进取、勇于创新,构建终身教育体系[J].人文社科,2007,(7)。
8.许红莲 培养积极进取的自信心[J].2007.
9.刘淑杰 改革德育评语,激励学生积极进取[J].2006,(8)。
二、该怎么培养独立进取的精神
一,学会对自己负责。 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事情,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麻烦。别人没有理由,更没有义务非要帮你不可。当你遇到困难的时候,你只有具备充分的能力,并学会对自己自己负责,才能得到别人更多的帮助。
二,学会自我激励。 要学会自我激励,当你把自己想象是一个非常积极、非常热情、非常有能力的人的时候,你就会成为这样的人,遇到困难的时候就不会想着到处找人帮忙。
三,独自一个人去旅行。 可以独自去自己不熟悉的地方和不熟悉的人处理事情短期旅行,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锻炼你的独立处理事情的能力。
遇见更美好的自己
三、如何培养学生的进取心
1、对于表现优秀的学生,要适时地给予表扬。但是,对于表现不好的学生,不要给予直接的批评。要鼓励差的学生,告诉他们:别人能做到的事情,你们同样可以做到。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2、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自信心的培养对于学生来说非常重要。很多学生因为缺乏自信,心中有很多好的想法憋在心里就是不愿意说出来。但是很多事情,只有尝试了才知道效果是怎么样的。而且,心里有想法憋着不说,会让他们陷入一种恶性的循环,对于自信心打击也会越来越大。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3、鼓励学生去做一些有意义的尝试,当他们成功了,要表扬他们,告诉他们:任何事情只要去做,坚持做下去,就会有收获,敢于尝试才能收获果实。如果他们失败了,也要表扬他们,告诉他们:你已经做了很好了,很多方面做得都非常出彩,不要放弃,继续坚持下去。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4、鼓励学生多读一些名人传记,很多名人传记都会非常生动的描绘出名人在面对挫折是的态度。这些名人的不抛弃不放弃的精神会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学生自身的一个价值观。也会更加容易激发学生内心的进取心。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5、培养好班级学生相互之间的一种凝聚力,让学生相互之间拥有协作精神。这样融洽了学生之间的相处,他们相互之间就会受到各自的影响。这样在学生之间就会激发出一种正向的表现欲,由此也能很好的激发学生额进取心。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6、适时的对自己的学生抛出一些问题,需要他们自己去探索,自己去寻找答案。这样他们在经历的主动尝试之后,会从中发现主动寻找答案的快乐。长此以往,学生的进取心会被很大的激发。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7、作为老师,应该以身作则,先培养好自身的一种进取的精神,这样才会更加直观的感染到身边的学生。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