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师如何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
首先,对学生要有爱心。
一个学生在家里,他能跟自己的父母无话不说,那是因为他把自己的父母当做了靠山,当成了保护伞,他没有任何设防,所以可以敞开心扉。那么他在学校,你作为他的班主任,你有没有让他获得安全感,他敢不敢跟你掏心窝的说自己的心里话,这将取决于我们做班主任的是否每天都真诚的对待他,是否放下了你的架子和他有过平等的交流。现在的学生靠打骂是不服你的,我们只有靠无限的关心和呵护,才可以引发他们的善心,引发他们对你的遵从。例如,本学期开学的第一天晚上,我去查宿舍,发现男生宿舍没几个人有拖鞋,冲完凉后,大家都赤着脚在宿舍跳来跳去,我问他们怎么没拖鞋,他们说:“上学期没带回,被阿姨收走了”,然后一个同学说:“老师,你能不能帮我们去三茂买几双?”,我说:“可以啊!”后来我帮他们买了几双,这个大周回来,又有个学生跟我说:“老师,我把上次买拖鞋的钱还给你,多的钱你先不给我,能不能在中周时给我买点零食啊?”我说: “到时候再说吧,只要你们不跟我玩阴的”,另外一位同学马上调侃我说: “我们就知道吕老师好说话,所以我们班也从不搞阴谋诡计,如果带钱不交给你, 而是悄悄的叫外卖,被学校发现了,你岂不是更加难过!”我当时听了,也觉得这个同学蛮坦诚的,所以我想:平时对待学生,要充分的给予关爱,将他们的小事当成大事来对待,他们才能跟你说真心话,你才能成为他们的良师益友,反之,你如果高高在上,拒人千里之外,是很难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的。
二、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同学,充分尊重他们的人格。
对于学生,不管是哪个方面,他们总是千差万别,也参差不齐。你既然带了这个班,就没有选择学生的权利了。我们九(4)班可以说在平行班中也是很特别的班级,说它特别就是因为特殊学生多。这些学生除了不会学习以外,一个个还很傻。举个例子,上学期开运动会,我从财务室把他们的预付款掉出来,想让他们知道自己还能不能取预付款,就有一个学生反复求我,要我帮他把预付款全部取出来,然后他分一半给我(差不多两千多),我问他为什么要这样?他竟然说,反正拿不到手这钱就不是他的钱。本学期,我们下午放学要体训,他想买块表自己跟自己计时,他家长把他带到表行去看表,结果他竟然挑了一块二十多万的(镶有蓝宝石),当时家长没给他买,却给我打了一个电话,表示非常无奈,希望我能做好孩子的思想工作。像这样的学生,他傻了点还能跟同学玩到一起,不至于让我操心。另外一个叫杨钧祥的,可以说没有哪个班有这样的学生,这个同学是上学期从云浮转过来,他本应该读高一了,就因为成绩差,无法被老师和同学认可,听说加美能改变孩子的性格,慕名而来。这个孩子性格内向,跟谁都玩不到一起,你跟他交流他总是天马行空,找不到主题,宿舍柜子里的物品看都不给别的同学看一眼,他和同学的关系就可
想而知了,老师布置的作业,要他写第一题,他偏偏就写了第二题,要他写第二题,他偏偏就写了第三题,一天中N次没事找事,上洗手间班里的纸巾不拿,偏偏找我要纸巾,大周回家半夜会打一个电话问我在干嘛?你说这样的同学本来就不被同学所接纳,如果我们班主任对他简单粗暴,不给予他人格的尊重,他就有可能在这里呆不下去。因此,我们对于那些身体、心理有缺陷的同学要充分地尊重他们的人格,不能因为这些学生的差异而产生好恶感,要平等地看待每一位学生,让他们能感受到你的责任心和爱心始终倾注在他们身上,这样,他们才会充分的信任你,以至于向你说出自己的内心话。
三、与学生的谈话要注意细节。
作为班主任,少不了每天都要和学生谈话。有时候是聊天,拉近你和他的距离,有时候是了解他的家庭或生活的背景,有时候也许是你从科任老师或班干部那里得到了他违纪的信息资料后,想对他予以教导??但不管是哪种情况的谈话,我认为第一,要找好谈话的时间和地点,比如说你发现这两天某同学犯了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迟到、打瞌睡等),你可以利用晨会或班会来进行集体谈话,因为这样的谈话也没有伤害到学生的自尊,学生是可以接受。倘若某个学生拍拖、拿别人的东西或犯了性质比较严重的错误,那就要选择好谈话的地点了,我一般不会在办公室,因为学生最忌讳他的隐私被别的科任老师知道,而且你在办公室和他交流,你是达不到你想要的效果的,学生只会跟你敷衍,当你把问题问得尖锐时,也许会激起他对你的反感和抵触。我一般会选择晚修时在走廊上或宿舍的某一个角落,这样,学生会愿意和你交流,而且也愿意和你说真心话。
四、多给学生台阶下,不要动不动就请家长
学生犯了错误叫家长是一种教育方式,这种方法适用于比较严重的违纪学生,但不可常用。如果学生犯了一点小错就叫家长来学校,显得我们太小气,久而久之会招致学生的逆反心理,以后的工作会更加被动。本学期我们和家长签了一个手机协议,前不久,我们班发生了这样一件事:晨读时,我发现有个女生在偷偷摸摸玩手机,以至于我走近她都没发现。我当时很不高兴,心想,你是签了手机协议的,为什么带了手机不交给我?于是我开始跟她较量了:我说:“把手机给我!”但她就是不交。反而装进了自己的口袋里,我想:她不是一盏省油的灯,如果我要她交的话,势必会使矛盾激化,何况我更不能伸手去搜她的口袋。于是,我对她说:“你现在有两个选择,一是你把手机交给我,下课后我通知你家长来学校处理问题;二是你现在把手机收起来,但你要保证以后不再上课玩手机”,并要求她说话算数,我知道她会选择后者,其实,这也是我给她的一个台阶,然后,她非常果断的说:“老师,我保证下次绝对不会这样了!”我说:“好!我信任你。”事情就这样结束了。这几天,我查课,发现她不仅没玩手机,而且上课听得还很认真。所以,我觉得有时候处理学生的问题,要学会给学生台阶下,不要动不动就跟他较真,动不动就请学生家长来学校。这样,学生会很信服你,同时,也是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的基础。
五、学会点赞,让学生亲近你
花有花的美丽,叶有叶的光荣。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点,再差的学生都希望得到老师的赞扬和肯定,尤其像我们九4班的同学,他们一路走来就没有荣光过,你如果总拿3班和5班跟他们比较,或者每天总拿他们的作业、背书、月考成绩来说话,那他们就会觉得自己很窝囊,一见到你,他们就会诚惶诚恐,根本谈不上和你用心来交流。因此,面对这样的学生,我们就要学会从他们身上找闪光点,哪怕是很微不足道的,或者是很牵强的优点,我们也不要吝啬赞扬的话,让学生充分地意识到自己的存在还是有价值的。比如说,上一次,我们开了一个“中考百日誓师大会“,会后一个叫黎佳琪的梧州的同学考端州区4千多名(只有四千七百考生),她小心翼翼的来问我:老师,你帮我分析一下成绩,我能不能考上加美的高中?我拿出她的分数条,语文、数学、英语等都不及格,但我很违心的跟她分析,你看你的哪科还可以提高十分,哪科还可以提高15分,就这样一番交流,让她心花怒放,这段时间,她学习特别来劲,还很关心班级事务,板报就是她带头办好的。像这样的差生,你老师批评她无数次,还不及一次真诚的表扬所带来的功效。因此,平时在课堂上多给学生一些肯定,多给他们点赞,他们就会充满自信,更愿意接近你,与你做朋友。要想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就从平时对他们持续不断的小小的赞扬开始。 总之,我们做班主任的只有放下架子和学生交朋友,学生才有可能向你倾吐他的内心世界。教师只有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打开学生的心灵之门,才能做到知彼知己,你的班级工作才能有的放矢,你的教育才会是最有效的,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才能真正让学生“亲其师,而信其道”。
二、教师应怎样走进学生的心灵
教书育人是一门很深的学问,是一门需要深思的艺术,教师和学生之间应该构建起健康、和谐的师生关系。在这样一种关系下,才能教学相长,师生共同进步,怎样才能建立健康、和谐的师生关系呢?那么沟通应该是最好的方式。
一、沟通需要教师理解和尊重学生
现在的学生自尊心强,逆反心理强,吃不了苦,又害怕困难,作为老师要理解和尊重他们,保护他们的自尊心。他们对老师和家长布置的硬性任务,有时很反感,我们要讲道理,不能一味批评指责,如果用简单粗暴、甚至讽刺、挖苦的方式对待他们,必然会伤及学生的自尊心,造成对学生的伤害。学生遇到难题时,我们要伸出援助之手,帮助他们。老师对学生做到理解尊重,同样也会得到学生的爱戴与尊重。这样师生关系才能融洽。
二、沟通应在师生平等的关系中进行
师生良好的沟通,平等很关键,教师一直高高在上,总是俯视学生,总是看到学生的不足和缺点,是不能很好和学生沟通的。我们要把学生放到和自己平等的地位,学生犯错是难免的,我们应以平和的心态批评和引导,帮助学生改正错误,教师自己有时难免有错,要勇于自我批评,勇于向学生承认错误。俗话说:“言传不如身教”,在老师以身作则的影响下,学生肯定会养成勇于承认错误的好习惯。其次,教师要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对学生一视同仁,在一个班级里,学生肯定在成绩上和个性上、家庭情况等方面的差异……教师不能因为这些差异,就不平等的对待学生,学生自尊心很强,内心很敏感,我们应该把爱心撒向每一个学生,绝不能只给部分学生或个别学生,平等对待学生是沟通的必要条件
三、沟通需要持之以恒
沟通不能只在学生犯错后,沟通应该是经常性的事。学生犯错,要和学生沟通;平时也要和学生沟通,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学习兴趣,有什么想法和意见等等。除了面对面和学生沟通之外,还可以通过其他方法与学生沟通。比如作业本也可以作为沟通的桥梁。老师可以把对学生的要求、表扬、批评、建议、看法等写在每次作业的后面,用文字的方式与学生沟通,有时比直接用语言的方式效果好。学生也可以把自己的想法和意见写在后面,达到双方沟通的目的。对于那些比较内向、不善言语的学生,这种方式比较适合。通过这样的交流,很多学生都会心领神会,按老师的要求去做。
总之,教师只有与学生进行良好的沟通,才能顺利完成教育教学工作,才能建立一种健康、和谐的师生关系,才能教学相长,共同进步,不断丰富自己的教书育人的经验,收获快乐和希望。
三、教师怎样做才能走进学生的心灵
1、教师对学生的爱要“三心”——施以爱心,期以耐心,持以恒心。教师应爱生如子,用一颗严父慈母的心去关心呵护他们,要用真爱、真情去感化学生,只有用宽容、接纳、理解、原谅学生,不能用权威压抑学生,只有溶解在对学生爱的情感里,才能转化为学生自身的需要,引起他们积极的反应,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获得教育的成功。教师只有倾注永恒的爱,才能真正地走进学生的心灵,获得学生的支持和信任。2、尊重学生,让学生感悟老师的人格。我们面对的学生是有个性,有思想,有追求的主体,更是一个和我们生活在同一时代的完整的社会人。因此,我们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理解他们的意见和想法,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站在学生的位置来观察、分析和认识问题,推心置腹地教诲,用尊重他人的行为影响学生。3、关爱学生,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闪光点”即优点、长处,任何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点、长处,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千方百计让学生的闪光点有用武之地,使学生的自尊心、上进心得到承认和强化,从而激起学习的斗志,鼓足前进的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