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们该如何阅读文献
文献千千万,如何去伪存真,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此处也会大量用到之前提到过的『工具』,我是技术/软件流,任何便捷的操作和思维都不会放过!
一.归类
1. 文献整理一般可以用endnote或者noteexpress,亦或OneNote,软件的应用看个人习惯,可以设置文件夹归类,设置标签,便于以后索引。
2. 简述下利用Excel归类(即文献调研):这个主要就是系统的归类整理了,一般小编会在第一行设置分类,(以流行病学为例)包括疾病领域、文献题目、文献摘要、研究类型、样本量、数据库、ref索引。根据这些分类整理一篇文献能较好的了解文献内容。
二.技巧
一般阅读的文献类型有Book、Article、Review、Abstract、其他(包括Comments,Letter,Short Communication,News,网页新闻报道等),以下分类简述阅读技巧:
1. Book——
从目录着手,挑重要章节搜索需要信息,通过Excel结合OneNote整理内容,重要内容摘录,重要图片截取(尤其是书本中的流程图和框架图,对于引用,自己理解,或者之后汇报需要做PPT都很有用)。
2.Article——
应该是接触最多的一类文献,主要关注的地方有:
3.Review——
看起来较为枯燥,覆盖面会比较多,主要从摘要入手看讲了那几个方面的,然后挑感兴趣的或重要的方面去正文搜索分标题阅读,将可以利用上的文献做标注,先整理下来,或者直接再搜索阅读,一并整理。
4.Abstract——
对于有些文章没有正文,或者是会议摘要性质的,直接提取结果、结论、研究方法做整理,这部分仅作为知识点补充,实在文献引用不够的时候可以加上作为数量补充。
5. 其他——
对于其他发表文章形式的(如comments,letter等),主要看评论的原文是否感兴趣,然后看评论中的观点,直接提取,用于讨论中做佐证。网页上看到的消息、新闻报道 ,一般用作在自己文章的「介绍」部分做扩充,用于同一个意思的语句调整和补充。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阅读的习惯和方法不尽相同,此处只是我的一个抛砖引玉,希望大家都能从文献阅读中获取自己想要的信息!
二、如何阅读外文文献
读文献一定不要心浮气躁,或者就是想着混个毕业。相反我们要沉下心来,大量阅读文献,在读的过程中有的文献看懂了,但是看不懂的文献也可能会居多。看懂的认真学习借鉴,看不懂的 深入探索,实在不行就暂时放下,过一段时间,随着知识和能力的提高慢慢也就弄明白了一些。即使还是看不懂,但是心里知道有那么回事,为将来的继续深造做了铺垫。另外千万不要只是为看文献而看文献,我们看的目的是为了能为我们自己的科研所用,所以看的过程中一定要和你自己的数据相结合,当看完一篇文献后,要好好总结,如果用自己的数据,又该怎么样解释。还有一些牛刊物上的文章,不但要学习文章里面的知识,还要学习牛人写文章的文风。好的文章肯定会有好的文风,这些都是我们将来写文章要学习的。
另外相信很多搞科研的同行会有个感觉,就是看过的文献,如果只是做做标记,划下划线,还是很容易忘记,过段时间要查询起来也费事。尤其是看过的文献有几百,上千篇时,虽然可以归类整理,但效果还是不好。
我建议大家边看一篇文献时,边打开word文档,边整理文章出彩和重要的部分,然后复制过去,标上文献的标题和作者等相关信息,把每一类文献归为一组。 方法操作简单,将来要查询和反复的时候会有很大帮助,尤其在写文章时,相关文献及其亮点都一目了然。这个方法积累久了,对提升写作和阅读都有很大帮助,除了这样,我还有时把一些很经典的段落或都语句翻译成中文,专门整理在一个本本上,这样不但在以后写文章时直接拿出来看,省事省时间,还能锤炼英汉互译的能力,很有利于以后你和老外交流时的口语表达。
三、文献抄读ppt怎么制作
文献抄读ppt一般包含ppt可以按这些模块进行制作。详细如下:
关于摘要Abstract:
摘要绝对是重中之重,因为它本身就是对全篇内容的概括,一篇文章的核心往往是一两句话,而论文的其他部分都是在用不同的方式支持他的核心。
1.作者想解决什么问题?(question)
2.作者通过什么理论/模型来解决这个问题?(method)
3.作者给出的答案是什么?(answer)
关于结论Conclusion:
结论通常会把整个文章主要内容复述一遍,帮助读者回顾+理清思路,然后在此基础上深入自己的研究。
1.这篇文章存在哪些缺陷?
2.作者关于这个课题的构思有哪几点?
表格给出的信息会简单直观很多,并且他们通常都是作者研究过程中某一阶段成果的总结。表格下面的Notes,则清晰地给出了这个表格研究的对象+模型用到的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