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导航:


一、体位性低血压有哪些预防措施


(1)睡眠时可把床头抬高15~20厘米。

(2)避免突然起床。晨起可先在床上坐1分钟,待穿好衣服,坐在床边,两腿下垂1分钟,接着扶住床边或其他固定物站立1分钟。

(3)不能一直弯腰到地面,或在弯腰后起立过快。

(4)推迟起床后的活动时间。诸如浇花锄草、理发剃须,至少在起床1小时后进行。

(5)夜间穿弹力长丝袜,因为长统袜可阻止两腿静脉瘀血。

(6)洗热水澡后要缓慢起立,因为高温能导致静脉内血液淤积。

(7)控制任何可引起屏气的紧张活动。

(8)坐摇椅可改善两下肢血液循环。即使是很轻微的腿部活动亦可增强肌张力和加强反射调节。

(9)在下列情况下发生低血压,症状多是严重的,应特别警惕。饱餐后30~60分钟;在服用降压药1~2小时后。采取的对策是:少食多餐,少吃肥腻食物,晚餐应在睡前2~3小时进行,进食速度不宜过快。服降压药后的1~2小时中应静坐休息,不宜走动,以防跌倒。



二、应如何预防和处理体位性低血压


像体位性低血压患者平常一定要注意,在卧位坐起的时候或者是蹲位站立的时候,动作应该缓慢,这样能够减少体位性低血压发生。
再一个就是如果是药物引起的体位性低血压,那么我们可以服用一些药物,像特拉唑嗪,多沙唑嗪这些药物都能够得到有效的治疗。
如果是晚上服用了这一类药物,那么我们在夜间起床的时候更应该缓慢,可以在床边上坐一会,休息一下,然后再下床活动,这样能够防止发生体位性低血压。
像如果是已经发生了体位性低血压,那么我们应该尽快的平卧休息,然后必要的时候把双腿抬高超过头部,让下肢的血液回流以满足脑部血液的供应,这样可以缓解头晕,乏力,心悸,出汗等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