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如何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
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必须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要加强马克思主义道德理论研究。没有马克思主义道德理论的正确指导,就不会有人们自觉的道德实践。因此,加强马克思主义道德理论研究,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中心环节。加强马克思主义道德理论研究要面向世界,了解当今国际上道德理论研究动态、成果和水平,启发我们对道德基本问题的认识和探索。同时,我们还要了解当代西方的道德思潮,弄清错误的实质和危害,从而自觉地加以批评和有效地抵制。在道德理论研究的方法上,要突破传统的研究方法和思维方式,坚持道德心理研究与道德行为研究相结合,尤其要重视具体职业道德的研究。
二、要加强社会主义道德规范建设。人们的道德意识可分为“他律”和“自律”两个层次。就目前大多数人而言,仍处于“他律”道德水平,来自外部明确的规范显得特别重要。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道德规范,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道德建设的重要环节。这项工作要体现社会主义道德规范应有的科学性、可行性、系统性和理想性。作为人的行为准则的道德规范,其科学性就在于符合人的行为规律。道德规范的可行性与科学性是密切相关的,具有科学性的道德规范才具有可行性。封建禁欲主义道德规范压抑人性,摧残和扭曲人性,因此不具有可行性。社会主义道德规范强调个人利益、集体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和谐与统一,具有可行性。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的系统性是由社会主义生活的丰富性和人的行为的复杂性决定的。因此,社会主义道德规范应该是由各种道德原则和道德要求构成的有机体,要能覆盖社会生活的一切领域,使人们的一切行为都受到社会道德规范约束。社会道德规范以“应当”和“不应当”为特征,因而具有理想性,它有助于人们达到自我完善,接近理想人格。
三、加强社会主义道德教育。进行社会主义道德教育,目的在于使公民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明辨是非,增强道德自律意识和自律能力。家庭是人们接受道德教育最早的地方,高尚的品德必须从小培养,从娃娃抓起。学校是进行系统道德教育的阵地,要把教书与育人紧密结合起来,以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公德教育为重点渗透到学校教育的各个环节,使学生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机关、企事业单位是对公民进行道德教育的重要场所,要通过职业道德教育,帮助从业人员熟悉和了解与本职工作相关的道德规范,培养敬业精神。社会是进行公民道德教育的大课堂,城市社区、农村基层组织在公民道德教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要发挥大众传媒、文学艺术及体育活动对公民道德建设的特殊渗透力和影响力,大力传播先进文化,塑造美好心灵,弘扬社会正气,倡导科学精神,激励人们积极向上,追求真善美,抵制假恶丑。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过程,是教育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每个公民既是道德建设过程的参与者,也是道德建设成果的受益者。我们必须在社会生活中强化道德要求,把道德建设与法制建设紧密结合起来,使人们的精神面貌和道德修养发生喜人的变化。
二、如何提高公民道德素质
道德是提高人的精神境界、促进人的自我完善、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动力。一个社会是否文明进步,一个国家能否长治久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公民思想道德素
质。党的十八大报告从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全局出发,对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作出部署,强调这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任务,我们一定要深刻理解把
握、认真贯彻落实。
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党高度重视思想道德建设,作出一系列重要部署。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中央精神,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深
入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宣传教育,不断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和志愿服务活动,广泛开展道德模范评选表彰和学雷锋活动,切实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大学
生思想政治教育,有力促进了公民道德素质的提升,巩固和发展了积极健康向上的思想道德主流。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道德规范深入人心,民族精神、时代精
神广为弘扬,人民群众展现出良好的精神风貌。这可以从我国科学发展、社会和谐的良好局面中得到生动反映,从近年来举办大事喜事、应对急事难事的成功实践中
得到有力印证。可以说,这些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性进步,与公民道德建设不断加强、公民道德水平不断提升密不可分。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当前社会道德
领域还存在不少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一些领域道德失范、诚信缺失,一些社会成员理想信念淡漠、人生观价值观扭曲,是非、善恶、美丑界限混淆,拜金主义、享
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有所滋长,以权谋私、造假欺诈、见利忘义、损人利己现象时有发生。这些问题冲击着社会的道德底线,拷问着人们的道德良知,严重败坏社
会风气,损害正常经济社会秩序,损害民族形象和国家形象,必须认真加以解决。
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一定要从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高度,从维护群众切实利益、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高度,深刻认识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的重大意
义,进一步增强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以更加扎实有力的工作开创公民道德建设新局面。要把思想道德建设作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坚持依法
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
动,广泛开展志愿服务,推动学雷锋活动、学习宣传道德模范常态化,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弘扬时代新风,引导人们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营造
劳动光荣、创造伟大的社会氛围,培育知荣辱、讲正气、作奉献、促和谐的良好风尚。要深入开展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教育和治理,加强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
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把加强道德教育和依法解决问题、健全制度保障结合起来,强化道德修养,强化职业操守,力争使社会道德状况明显好转,为全面建成小康
社会、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和道德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