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班写汇报材料
最近,在茶水间看到小张总是垂头丧气提不起精神的样子。问了他为啥这样,他说本周已经写了3个PPT了,要向领导汇报。还有一个PPT没完成,今晚又要加班。听闻同情不已,又安慰几句。随即联想到,职场人对于无休止的PPT汇报文化真是深恶痛绝。
员工的「累」
员工的本身工作职责是要处理业务上的事情。领导安排写PPT,业务上的事情又处理不完,只能加班。每次写PPT汇报,翻过来倒过去都是这几个抽象的关键词:总结,高度,计划,赋能,增效,降本。对于工作展开没有一点帮助,纯属浪费时间。因为忙着写汇报,业务上没有及时处理,耽误了一线的操作,一线投诉过来那更是又急又气。
有人说是员工自己时间没有协调好。但没想到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同时帮着多件事情手忙脚乱,慌乱之间容易出错,错误要修正又会带来更多的工作量。而且更多时候,三个人的活都给你一个人干了,还说员工没有协调好时间,那为什么不说领导没有分配好任务,没有发挥作为领导者的统筹与管理能力呢。
临下班了布置了任务,第二天就要看到数据说很着急,自己拍拍屁股走人了,留下员工苦逼加班到深夜。像这种情况真有临时紧急情况一次两次还好,如果次数多了,打工人要坚决反馈沟通或者拒绝,不能让这种情况成为常态。否则后面就会有无休止的麻烦找上你,学会拒绝也是我们职场人的必修课。
领导的「懒」
成为领导者,意味着管理和把控能力要更强,与员工相比,更不能轻易犯错。并且带领着团队,要想让团队有凝聚力,让人家听你的,简单来说,起码要做到基本的尊重。自己不想加班却让员工加班,自己领导和管控能力不行,让员工做了很多无用功。最终,员工为了领导的决策失误买单。
特别是PPT汇报,如果平时对自己管理负责的业务熟悉,对未来方向明确。就不会让员工高频率的输出设计出赋能,增效,公司发展方向这种高度的PPT,让员工去猜测领导心思去办事。实际上就是本来属于自己管理工作的本职的东西让员工代劳,时间长了自己就丧失了领导者的应该的业务嗅觉。
PPT作为一种演示工具,是为了更好的介绍和展示业务和产品,职场中需要PPT的制作和展示能力,但并不需要员工每天为了应付被迫成为PPT垃圾制造机。
最后,希望职场中,多一点真实和踏实的工作,少一点虚头八脑的形式主义。回归到真正的工作本身,为了业务诚心的去思考解决办法。当觉得每天工作很有意义时,工作也会很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