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复工如何做好个人防护
不会拒绝,做好防护就好,不同环境下,也有不同的细节防护,我们一起来看看:
1. 每天上班前自测体温,若体温超过37.2℃,请勿上班,在家观察休息,必要时到医院就诊并正确佩戴口罩;
2.尽量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建议步行、骑行或乘坐私家车上班。如必须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务必全程佩戴口罩;
3.到达岗位后尽快清洁洗手;
4.上班途中尽量少乘坐电梯,如果高层乘坐电梯一定要戴好口罩,触碰电梯按钮后不要揉眼睛,达到办公室后先洗手;
5.保持办公区环境清洁,建议每日通风3次,每次20-30分钟,通风时注意保暖。人与人之间保持1米以上距离,多人办公时佩戴口罩;

6.外出时间长,携带瓶装水,尽量不用热水壶等;
7.随身携带消毒湿巾纸;
8.尽量减少或避免到商场等场所,如果必须到此类场所就需要格外注意,尽量减少或避免使用超市手推车、手提篮,选购物品时尽量减少接触。
家对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最特殊的存在,居家环境的全面、彻底消毒是健康的保障。
1.我们的服装要保持干净整洁;
2.所有文具,包括文具盒、笔等,如果条件允许学校或外界所使用的文具最好不要带入家中,家中的文具等也不要携带外出;
3.接触的所有电子产品,尤其是手机等,如果电子产品有防护套,应该去下防护套并对电子产品和防护套分别消毒;
4.接触的凳子玩具等,有部分同学有咬文具、吹吸手指等习惯一定要格外重视;
5.建议近期减少与宠物的接触,宠物尽量避免外出;
6.外出回来,外套、鞋等尽量放置在门口不要带入客厅、卧室并及时消毒;
7.钥匙要及时、彻底消毒;
8.归来后对公交卡、手套等使用、接触过的物品进行消毒;
9.以上流程完毕后要用硫磺皂等采用正确的洗漱方式洗漱,以确保隔离外带细菌。
二、复工复产该如何做好防控
01、需要明确企业防控的主体责任
在企业复工复产之后,其实企业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就是防控的第一责任人,所以在复工复产之后,所有的企业应该建立一个内部的防控系统,要把所有的疫情防控责任落实到各个部门以及所有的员工身上。在疫情防控的过程当中,需要结合公司自身的实际情况来制定出具体的方案以及应急的预案。只有提前做好相应的准备,才能够更好的去做好疫情的防控。
02、强化员工的管理和健康的监测
在企业复工复产之后,需要严格的去做好员工返岗的工作管理,企业单位的负责人需要掌握员工的流动情况,并且要按照具体的要求来进行分区分类的健康管理。在复工复产之后,企业单位每天至少要对员工进行两次的体温监测,并且要随时掌握好每个员工的健康状况。需要在规定的时间之内去做好员工的筛查工作,要确保所有的人都参与筛查,不能够漏掉任何一个人。对于异常情况,企业单位一定要做到及早发现,并且要确保所有的员工均接种疫苗。
03、需要强化企业场所管理
在复工复产之后,企业需要加强厂区出入口的登记以及管理,应尽量减少外来人员的进入。在厂区内要做好清洁工作和消毒工作,比如说电梯或者是员工的宿舍等地,每天都是要进行消杀工作的。同时要加强工作场所的通风换气,对于部分的设备需要定时的进行清洗消毒。员工每天上下班都需要正确的佩戴口罩,对于那一些用过的口罩需要及时的进行转运。在就餐的时候同样也要加强管理,员工的食堂需要实行分仓管理或者是采取错峰用餐的措施。
04、强化员工的个人防护以及健康教育
在复工复产之后,公司需要一项员工去宣传以及普及相关的知识,要让员工去做好个人的防护工作,确保员工能够正确的佩戴口罩,要让员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三、推进复工复产复市的过程中如何做好防范
上海的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但仍然有零散的疫情。想要在复工复产的过程中做好防范,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要根据实际情况有序推动复工复产,即使上海的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但仍然不能够放松警惕,特别是存在疫情风险的地区,原则上要考虑实际情况,再决定复工复产,某些企业忙于复工复产而不考虑实际情况,导致在复工以后出现了员工确诊的现象,这样的做法得不偿失,因此一定要根据当时的环境状况,公司的运营情况,来综合判断是否能够顺利推进,复工复产。
每一家企业都要制定详细的疫情防控措施,上海管理部门在复工复产时,发公告声称每一个企业都要制定较为详细并且符合公司经营的疫情防控政策,提交到相关部门审核之后才可以复工复产,例如公司是否安排专车接送员工上下班,员工是否就餐时选择错峰出行,所有员工是否实施半封闭式管理或全封闭式管理结构,直到疫情结束。种种的问题都需要制定一系列的管理规则,每一个初入公司员工的人都要做个人信息登记出示健康码,必要时还需要出示自己的核酸检测证明。
复工复产要循序渐进,从30%的人口流动到70%的人口流动,最后恢复到100%的复工复产的人口流动。在复工前期整个复工率应当保持疫情前的30%,在经过一周到两周的运营之后,疫情逐渐稳定,并恢复到70%的复工复产率,在14天到21天期间,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恢复到100%的复工率。值得注意的是,在复工前期并不能够恢复到完全的社会运营,而是根据实际情况来判断,避免100%的复工率,之后又出现疫情,避免不必要的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