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易到的事儿刷屏了。原易到创始人周航发布声明,称由于乐视众所周知原因,不可避免殃及易到。周航承认,易到的资金链确实出现了问题,而这个问题最直接的原因是乐视对易到的资金挪用了13亿。

就在大家纷纷惋惜易到起个大早赶了晚集,一手好牌输到精光的时候,高潮来了。晚间,易到与乐视官微称,易到和乐视控股联合发布严正声明称周航今日诽谤乐视挪用易到13亿资金等各项事宜。

官方对此的解释是:2016年11月,在易到单独贷款困难的情况下,乐视控股以名下乐视大厦作为抵押物,以乐视汽车生态内的易到为主体取得的一笔14亿联合贷款中的一部分。

当时双方已明确约定,这笔用于包括易到在内的乐视汽车生态的日常经营资金周转,其中,1亿用于易到,13亿用于乐视汽车生态。并非周航所说的“挪用易道13亿”。

果真是商场如战场呀,让咱们吃瓜群众们又看了一出好戏。

易到由周航在2010年成立,是国内最早的网约车出行领域公司。2015年10月20日,乐视宣布战略投资易到,获得易到70%的控股权。

不出意料,周航出局易到。随后乐视派出了高管彭钢加入易到出任总裁。在加入易到之前,彭钢在乐视控股出任CMO。作为一位作风强势的管理者,深得贾跃亭信任。

但出人意料的是,周航前脚离职,后脚却加盟了乐视系的死对头雷军的顺为资本。不得不说一句,这个选择不仅让人出乎意料而且还有点儿不太地道。

中国是一个人情社会,商业领域也难于免俗,创业者在遵循商业领域的规则之外,还要考虑人情因素与江湖守则。小米和乐视素来互相视彼此为死敌,而易到早已不是周航的易到,而是乐视的易到,周航以这种敏感的身份且在如此敏感的时间投靠雷军,不仅从江湖道义上说不过去,也在乐视最需要“精神支持”的时候捅了贾跃亭一刀。不管怎么说,周航的这步棋走歪了。

然而从去年下半年开始,易到一直在寻找新的融资机会。无人接盘的易到,资金链问题越来越明显。这个过程中,乐视对易到没有起到该有的帮助作用。雪上加霜的易到,显得更加孤立无援。不过,乐视现在自己都出现了各种问题。作为被它控股的易到,也只有靠自己。

听说近期有很多易道的员工都选择了离职。不知道是因为对易道的现状和未来失去了信心,还是无法适应彭钢太过强势的管理风格。

除了管理层的变更和员工的离开,很多易到司机也在逐渐放弃这个平台。几个月以前,就有易道司机反应,无法从账户里取出自己赚到的车费,求助过客服也没用。还有用户吐槽从一两个月前开始,用易到就一直叫不到车,而且还无法退款。

彼时的易到,除了这个名字还值些钱之外,其他资产都很难叫做资产。而且易到的品牌资产也随着其在专车领域的业务被边缘化而大幅缩水。

不管当初乐视是出于何种目的,何种心态投资易到,也许是趁火打劫,也许是正常的商业投资,也许是为了吸纳一个新概念来拉抬股价,毕竟乐视那是出了真金白银的,也是易到在穷尽了各种办法之后的最佳选择。

不过从易到拿到了13亿,显然也解决不了乐视的问题。

乐视常常被调侃为“PPT 驱动型”公司,因为贾跃亭特别爱搞发布会,擅长在发布会上吹泡泡。不过人家乐视的财务部门也很厉害,做账功夫那叫一个漂亮。能灵活利用会计原则,挪移乾坤,上市公司始终能维持盈利,不至于摘牌。

挪用子公司的钱,给上市公司来花,是乐视不得以的选择,但也是必然的选择。乐视的根基在股市,在故事,这故事要依靠不断增长才能说的圆。当乐视网能够维持增长的时候,其他业务也蓬勃发展,一旦上市公司遭遇危机,其他业务也就很难独立支撑。

有了这种想法,子公司的首要任务便不再是自主增长,开疆扩土,而是成为乐视网的挡箭牌,随时准备为母公司输血,一旦公司遇到问题,子公司便要做出牺牲。

2014 年,贾跃亭滞留海外,乐视网前景不明,此时乐视影业单独上市的想法也就被放弃了,宣布会将其注入乐视网,稳定了乐视网的股价——这件事情兜兜转转,现在又有了新的进展,乐视网已经停牌,将在近期公布新的注入方案。显然,乐视网又需要乐视影业来稳定股价。

公司上市原本是为了获得更多的资金,开展业务,稳定局面。在股票市场发达的时候,一家公司向社会提供了两种产品:面向消费者的产品和服务、面向投资者的股票。

到底哪种产品更重要,各说各有理,但前提是都不能偏废。倘若只关心产品和服务,可能遭到二级市场的偷袭;倘若只关心股票,当股灾来临,大家只能为国接盘时候,公司便会陷入困境。

吹泡泡,赚钱,继续吹泡泡,有这样的生态循环支撑,乐视越来越大。从视频网站,到手机,到电视,到汽车,二股东孙宏斌甚至在发布会上调侃说,贾跃亭说不定下一步就去造火箭了。

业务如此繁杂的公司并非没有先例,已经在造火箭的贝索斯便是这样子。亚马逊没有安心卖书,大量尝试其他领域,有的成功(Kindle),有的失败(亚马逊手机),但这都基于亚马逊有着全球第一的电商和云服务提供保障,能支撑贝索斯上天入地的梦想。

但贾跃亭似乎只能依靠梦想。乐视网只能依靠不断增长来维持增长,一旦增长停滞,乐视生态的危机自然到来。

以乐视的野心和能力,能够支撑到去年 11 月才资金链断裂,已经是个奇迹了。

这个奇迹自然有赖于乐视上下的共同努力。乐视网创造了众多拿钱的方式,包括贾跃亭套现股票借给公司,也包括从易道这样的子公司拿钱。

在周航戳破这件事之前,这是一件几乎没人会承认的事情,但事实却一直摆在那里。去年乐视体育融资 80 亿,不到一年花光了,有传闻说乐视网拿走了 20 亿到 30 亿,转移到其他业务里。

乐视影业也没能幸免,去年乐视影业已经盈利,但不少钱却被乐视网拿走,只留下维持日常运营的钱而已。

没人否认贾跃亭和乐视的精明。这家公司抓住了不少风口,并以惊人的效率快速烧钱快速推进业务。

但乐视一味求快,在这过程当中造成了大量的资源浪费,尽管抢占了市场,但没能好好巩固阵地,便迅速投入下一场战争,再精良的军队,最终只能疲于奔命,劳碌不安。

周航说的拿钱,大概已经是去年的事情了。如今的乐视有了孙宏斌帮忙,暂时不怎么缺钱,有了乐视影业注入,也不用担心股市。但如果乐视依然没有好的产品,依然没法赚钱,只依靠卖 PPT,是没法维持自己的市值的。现在,有太多公司可以替代乐视,没人会再觉得,它依然大到不能倒。

可能对于乐视来说,易到的作用更像是一台“提款机”。一作为家网约车平台,易到用车的充返取得的短期现金流,可能才是乐视所真正想要的。

而对于已经加入贾跃亭对手阵营的周航来说,不捅乐视刀子没办法给雷军纳个像样点而的“投名状”,捅乐视刀子还会伤害自己一手创建的易到用车,这两难纠结怎么破?于是想了想,脸面还是没有眼前的利益重要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