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怎样鼓励孩子做到自律
1、爸妈以身作则
作为父母,能做到身教的事情,那么就不要言传。如果我们想要孩子成为自律的孩子,那么,我们就要成为自律的家长。
2、专注力训练
做到自律,其实就是孩子能够在不用家长监督的情况下,去专注地完成他自己的事情。
孩子从小其实是具备专注力的,就如小孩可以专注地玩一块石头或者一张纸巾很长时间,而且是浑然忘我的境界。用《心流》的作者说法,小孩其实是很容易进入到心流的境界,忘却时间忘却自我浑然投入。
然而,随着小孩年龄的增长,很多时候,专注力却在下降,原则上来讲,随着年龄的增长,小孩应该有更强的自控力,但是,事实上,我们的孩子专注力却在下降,就如很多家长投诉自己孩子做作业磨磨蹭蹭东张西望就能知道。
3、正反馈
正反馈是指让孩子明白有哪些行为是可以得到正向鼓励的,从而去激发他更多的做这种行为。
为了让孩子做到更自律,也就意味着我们日常要设置的正向鼓励的事情都是有关孩子能够做到自律的方面。
这在心理学上早就做过实验,也就是巴浦洛夫的条件反射。指在一定条件下,外界刺激与有机体反应之间建立起来的暂时神经联系。条件反射在解剖生理学上又称前馈控制系统。两样本来没有任何联系的东西,因为长期一起出现,以后,当其中一样东西出现的时候,便无可避免地联想到另外一样东西。
4、延迟满足
延迟满足是指为了培养孩子更多关注未来收益,而不是当下的即时反馈。
自律的核心是通过日复一日的做某些事情,从而让自己在未来可以有所收获,这就需要一个人具备延迟满足的心态,因为很多事情做了后当下并不一定能看到结果。例如学习就是典型的反馈滞后的行为,一天一周的努力刻苦学习并不会带来什么明显的提升,而只有持续性的努力才有可能取得成绩。
我们家长当然可以通过正反馈去鼓励孩子努力学习的行为,但我们更重要的是培养孩子具备延迟满足的心态,让他能够做到对当下的诱惑有抵抗力。
5、时间管理
自律的人表现之一就是时间管理能力,他能明确的知道自己在一天时间内必须要做到哪些事情。
就如每次节假日之后,很多小孩都会出现赶作业的情况,其实就是时间管理出了问题,如果把暑假作业分摊到每一天来做并不会太累,但如果要在最后几天把暑假作业赶完,那真的是一件大工程。想起我自己小时候,就是一个缺乏时间管理的孩子,我最夸张的时候补作业一天能把一支圆珠笔写到没水。
二、如何让孩子养成自律的习惯
在求学阶段,老师的个人风格以及授课方式,会对每个学生产生强大的影响,即使时隔多年,也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一位大学美女老师写板书时候的模样被发布到网上,引发了全网关注,甚至还引发了很多网友的点赞。
这名美女老师讲授的课程是线性代数,对很多大学生来说,是令人非常头疼的科目。但是,美女老师工整且清秀的板书,看起来却令人赏心悦目。很多网友看到这样的板书后,纷纷用课堂板书的“天花板”来形容。书写的不仅非常规范严谨,而且清晰易懂。即使是非常复杂的矩阵计算,看起来也没有上学时的头痛场景了。
看到这一幕,不得不让人感慨:这位美女老师在学习和生活中,一定是非常自律的。虽然仅仅是简单的板书,但是,也能看出:这名老师的优秀,虽然板书随时都可能会被擦掉,但是,自我要求依然没有任何放松。面对如此自律的老师想毕业,坐在下面的学生,一定会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老师的自律,能给每位学生带来不可忽视的积极影响。
【自律,对每位学生都有意义】
1、学习的效率更高
自律性强的人,他们的专注力是非常强的,尤其是在学习上的学习效率,相比于身边人而言,也会处于更高的状态。在孩子的求学过程中,如果老师是非常自律的人,也会将这种自律的特性传递给孩子。
每当面对学习时,他们也会对自己提出更高的标准和要求,而这种自律的特性,能让他们以更专注的态度融入到学习中,学习效果也会成倍的增长。一旦孩子养成了自律学习的意识,他们在未来的求学道路上,一定能成才,而且这种良好的学习习惯,会使他们一生受益。
2、学习中,逻辑性更强
有着强大自虐特性的人,他们对自己的要求也是非常高的。在任何事情面前,总是会追本逐源,逻辑性相对比较强。缜密的逻辑性,在学习中会使孩子用更强的思考力,不仅能让他们使学习变得更加简单,同时善于思考,能让他们的主动学习能力被激发,在学习中的成绩固然是令人非常羡慕的。
3、对学习习惯的养成,更有意义
一旦孩子养成了自律的特性,会使他们在学习上的其他良好习惯随之被养成。虽然有人说性格决定命运,但是,良好的习惯也能使他们拥有更强大的效率。不管是在学习,还是在生活中,都会朝着更好的方向成长和发展。自律特性,对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有着积极促进的作用,这也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最宝贵的财富。不管是父母的影响,还是来自于老师的积极引导,总之,能使他们养成自律的特性,一定能让他们的学习成绩一日千里。
4、学习态度更端正
强大的自律特性,不管是来自于身边人的影响,还是孩子的自我修炼。总之,一旦能养成,不仅能让他们的学习态度更端正,同时,也能激发起他们变强的欲望。从而使他们在学习中,对自己产生更强大的鞭策,不仅能端正学习态度,在面对学习中的困难时,也会永不放弃,会使他们取得更高的成就。
5、复习中,会更顺畅
强大的自律特性,会使他们在学习中有更强的计划性,不管是学习,还是复习,都会变得更顺畅,而且效率会更高,对考试中的各种成绩,也会产生更强大的保障。随着他们对自我要求的不断提升,自律特性也会不断发挥作用和功效,这也将成为他们继续变优秀最强大的动力。
三、如何正确培养孩子的自律能力
想要培养孩子自律能力,家长们需要从自身做起。因为自律可不仅是孩子一个人的事情,孩子生活在家庭环境中,受家庭各人影响极大,所以对于孩子自律能力的养成需要从父母做起。父母可以从以下4点陪同孩子一起养成自律能力:
1、父母做榜样
对于父母来说,下班回到家最先问候孩子的一句话,不是作业写完没有。而是询问孩子你今天开心吗,有遇到什么难事吗,有什么开心事情可以跟我分享吗?家长们需要通过问问题方式去了解孩子的一个状态,如果孩子恰好有问题,父母即可以帮助孩子快速解决。这样的一番询问,也可以养成孩子尊重他人,关爱他人,懂得去关注他人情绪的一个过程,日后便不会只关注自己的,喜怒哀乐也愿意跟身边的人去分享。
2、掌控时间
良好的自律能力离不开时间的管理,尤其对于当下许多孩子,如一玩游戏就忍不住沉浸在里面。对于这样情况,父母应该给孩子设立一定的时间范围。比如孩子可以玩游戏多久,之后做哪些事情。如果可以父母最好告诉孩子这样做的顺序,只有这样孩子才会主动去这样做事情。比如作业,建议父母可以设立一个时间,让孩子们主动去完成,在孩子积极主动情况下,效率会更高。需要注意,若是孩子违法时间规则需要设立适当惩罚,比如做家务,或者收拾屋子。如果是做得好,也要适当奖励。
3、养成自觉良好习惯
面对孩子乱丢玩具,或者乱丢书本,父母见到后千万不要破口大骂,而是说出不好的地方。比如孩子乱丢书本,家长可以说,孩子你的书本掉在地方正被虫子咬住呢,或者正在被细菌发酵,未来可能会发霉等。孩子在知道这样做对书本不好,其会自觉去爱护保护了。
生活中,父母也需要告诉孩子要讲究规则,规则的存在是为了照顾所有人,这样才会让大家都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