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各地该如何提升应急处突能力
各地应该协调好供电资源的分配,同时也应当创造良好的用电环境,积极响应各个地方的用电措施。
在很多地区发起限电措施以后,小伙伴们特别关注限电的事情。限电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并不能并不能用一个答案来简单描述,我会从以下几点做详细解答。
一、限电的问题引发了大家的热议。
在这一次限电措施推进以来,很多地方的小伙伴在热议限电的事情,其中以东北的小伙伴最多。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东北地区的这一次限电措施非常不合理,也非常唐突,显得非常没有做事精神。东北地区在没有任何告知的情况下直接拉闸限电,这样的行为直接影响到了居民的日常生活,更限制了企业的正常生产,有些企业甚至直接出现了安全事故。也正因如此,我觉得大家有必要充分了解限电的具体情况。
二、国家电网发布了关于限电的基本准则。
在限电措施推进以来,国家电网正式发布了关于限电的基本准则,强调了关于现在电力供应的难题,同时也再次重申各个地区必须在限定的时候提前通知,不能在没有任何组织和协调的情况下盲目拉闸限电。与此同时,我们会全力守住民生用电的底线,尽量优先保证民生和公共服务,做好资源调配工作。
三、各地应当有序限电,同时也应当提前告知大家。
因为很多地区的电力供应主要是火力发电,火力发电又非常消耗煤炭资源。为了进一步营造良好的用电环境,各地应当有序限电,为即将到来的冬季做好准备。与此同时,各个地区在限电的时候一定要提前告知大家,在限电的时候尽量靠谱一点,至少需要提前告知大家,这些措施是为了人民服务,而不是为了搪塞大家。
二、如何提高发现能力和应急处突能力
作为应急处突的关键力量,干部的应急处突能力可以着重从两方面提高。
提高主动预判能力。危机与突发事件往往有一个酝酿、发生、发展的过程,而非空穴来风。“备豫不虞,为国常道。”预判风险是防范风险的前提,也是成本最小、效果最好的应急处突方式。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切实增强驾驭风险本领,保持清醒头脑,不墨守成规、不搞教条主义,尽可能把风险和矛盾消化在萌芽状态,掌握工作主动权。”这就需要干部提高政治判断、源头治理、动态管理、应急处置相结合的综合管理能力,靠预见性、洞察力和工作经验来规避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的风险,变被动为主动,确保应急处突工作扎实高效落实。大量应急处突的失败案例,根子常在“重处置, 轻预防”,一些干部的应急工作意识中仍多为事后被动型,资源分配向应急管理倾斜而对风险管理投入不足。关口前移、平战结合,首先是干部能力要向如何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上进行积极转变,不断增强风险意识、忧患意识,从细节上、程序上克服侥幸心理、麻痹心理,做好随时应对各种风险挑战的准备,努力把风险和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
提高掌控化解能力。把握风险走向是谋求战略主动的关键。灾害与突发事件往往表现出多发突发、时效性强、决策时间短、控制难度大、力量多元、协调复杂、媒体参与广、信息传播快等特点,应急处突工作又具有高负荷、高压力、高风险的特征,面对灾害与突发事件,能否快速高效处置应对,是对干部的领导能力、决策水平和工作智慧的重要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