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位富二代同学,上学期间打架致人重伤进了局子,事闹得挺大,哥们一度成了本校贴吧红人。出来后他爸花钱托人给他改了名,转学到了别市的一所学校勉强混了个毕业证。据说后来发展的还不错,靠着他爸给的千万资产混成了百万富翁。
我一度觉得改名字这波操作挺骚的,本来身上背着巨大的污点,改了个名字就全洗白了,网上指名道姓骂他的嘲讽他的,全都一拳打到了空气里。直到后来接触到财经圈才知道当时自己太年轻,对上市公司来说改名字真的是常规操作。
有统计,去年一年更名的A股上市公司达到了155家,而今年截止到七月初,已经有96家公司更名,上市公司改名字是如此正常的一件事,以至于好像没多少人关注改名叫新乐视的乐视集团又改名叫乐融了。
作为中国股民的老朋友,8年来在韭菜市场割割不倦的老韭农,乐视在去年经历了不平凡的一年。老板贾跃亭没有吃喝嫖赌,更没带上小姨子,只是欠了几百个亿后跑了。半路被贾老板带上贼船的孙宏斌在谈及此事时仍然是一副“爱过”的样子:他(贾跃亭)失败了,我一定把乐视做好。
然后不出意外的,乐视股价复牌后从15块一路崩到了4块钱。部分机构觉得自己还能再拯救一下,于是将股价拉高到6块多割肉跑路,不明真相的围观群众顿时兴奋起来,大喊着:到底了到底了,纷纷进场,最后被3块钱的股价套牢。
承诺一定把乐视做好的孙宏斌因此撂了挑子,他说:“乐视网已经是一个妖股了,股价暴涨暴跌,我背不起这个锅。”言外之意,被套的那波股民自生自灭吧。
新乐视这次改名,从爹(乐视)妈(融创)身上各取了一个字,一方面与过去做切割,另一方面也想为自己转转运,但最重要的应该还是孙宏斌心软了,想帮部分群众解解套。
从历史的大潮来看,改名这事是有涨停效应的,比如曾经的多伦股份,为了蹭P2P的热点改名叫匹凸匹后拉了6个涨停板,之后P2P负面频出,又在去年改名叫岩石股份,奇迹再次发生,这支股票第二天又涨停了。世界杯期间凯恩股份涨停,某政要访华红太阳涨停等事实不断的提醒我们,炒A股靠的不是理性而是想象力。
但靠改名带来经济效应的神奇效果在乐视身上失效了,改名后乐视网不仅没涨反而大跌。被套在其中的乐视老股民看的清楚,曾经乐视的三大法宝——贾跃亭,生态化反和PPT,已经在融创入局后丢了两样(贾跃亭和生态化反),而在更名发布会现场的照片传出后,最后一项法宝PPT也已宣告丢失,这分明是利空。
贾跃亭是乐视的灵魂,生态化反是最核心的概念,而PPT则是让人接受一切的最直观展现形式。
这三件套的效果非常好,我认识的一位自媒体老师,专注为乐视写软文三十年,对老贾顶礼膜拜,“生态化反”解析的相当透彻,PPT欣赏水平水涨船高,乐视复牌几个跌停之后,哥们果断加杠杆进场,最后亏了几百万。
如今贾老板身在美国忙着造车,和新股东许皮带老板谈笑风生,一块坐着FF91策马奔腾。众多供应商在乐视大厦,哦不现在叫乐融大厦里面讨债的尴尬事早就选择性遗忘,冰火两重天呐。而孙宏斌毕竟不是贾跃亭,狠劲有余亲和力不足,说到底,没有老贾的洗脑能力。
贾跃亭宣告“一个都不能少”的七大子生态则在融创投资后分崩离析,乐视金融、乐视体育、乐视手机这些赔钱货能丢的都丢了,汽车生态下的易到,在被创始人周航逼宫后经历了一场尴尬的分手,自营的电动车业务则被老贾拐到了美国,如今整个乐视体系只剩大屏,没了生态。
至于PPT能力,我不忍心说了,你们自己看。
BEFORE
AFTER
所以也别挣扎了,在乐视这件事上该死的死,该埋的埋,该割的割,该还的还,该查的查。各回原位,各担其责。
约翰·肖尔斯在《许愿树》里说:没有不可治愈的伤痛,没有不能结束的沉沦,所有失去的,会以另一种方式归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