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做衣服需要那些步骤
1、排料:先进行衣服的预缩排料,根据样板绘制出排料图,“完整、合理、节约”是排料的基本原则。
2、裁剪:每辅料与裁剪一次称之为一床或一刀,裁床可以提高生产效率,相对的节约原材料,比手工裁剪更能确保质量,一般裁剪的层数越少成本越高。
3、缝制:缝迹和缝型是缝合的基本要素,服装的缝制根据款式、工艺风格等可分为机器缝制和手工缝制两种。在缝制加工过程实行流水作业。 缝制时有制程分析图表。
4、锁眼钉扣:服装中的锁眼和钉扣通常由机器加工而成,扣眼根据其形状分为平型和眼型孔两种,俗称睡孔和鸽眼孔。睡孔多用于衬衣、裙子、裤等薄型衣料的产品上。鸽眼孔多用于上衣、西装等厚型面料的外衣上。
5、服装整烫:整烫的作用是用喷雾整烫使服装得到预缩,使衣服外形美观,改变材料的伸缩度,进行塑型。熨烫时在衣内套入衬板使产品保持一定的形状和规格,衬板的尺寸比成衣所要求的略大些,以防回缩后规格过小,熨烫的温度一般控制在180℃~200℃之间较为安全,不易烫黄、焦化。
叠好之后,一件新的衣服就完成了。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做衣服
二、鱼皮如何做衣服
在我国最北部的一个省份,黑龙江就但有着寒冷的气候,还有着丰富多彩的边境文明。其中有一个少数民族,他们以鱼皮制造衣服著称。虽说制作衣服原理都是先纺线,再织布裁衣,但是,鱼皮那薄薄的一层,把它制成线,然后再做成衣服的确是一件很复杂精巧的事情。不过这项需要独具匠心的手艺,已在赫哲族发扬近千年。除了必备的鱼线制作,之前以及后续还有很多加工项目要做。
正如不是所有的花朵都能像棉花一样纺成棉线,也不是所有的鱼皮都能做成鱼服。在赫哲族人民的眼里,只有些个头比较大的鱼,他们的鱼皮才能被制成衣服。最常见的就是我们在名著《老人与海》里面知道的那种大马哈鱼,它在赫哲族的制衣过程中就可以被,制作成族人经常穿的外套大衣。
正如物尽其用,人尽其才,一般在赫哲族挑选合适的鱼类做相应的种类衣服的时候也是别具一番心思的。像我们不太常见的那种比较坚硬的槐头鱼,它就可以用来做皮套裤鞋帮,还有就是为了防止风湿所用的绑腿。而有些鱼只是用来夏天穿的,因为它的材质比其他的要薄一点,并且是不能够穿着下水的。
在一番辛苦的取出完整的鱼皮之后,赫哲族的人一般要先将其晾晒去去水分。然后还要将它切成块,再进行干燥。在微微的热度的时候,涂上一层鱼肝油,接下来就是最关键的一步了。在这热冷交替的时候,用快刀切丝,最后将切好的鱼丝定型。之后就和寻常织布做衣服的过程类似了。最后这种用鱼皮制作出来的衣服,在东北寒冷的条件下,非常的实用,之前经常有人说在冬天雪地里躺着,只要穿上这一层鱼衣,到了半夜甚至都会发热,可见赫哲族高超的技艺和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