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如何有效监测血糖
糖尿病需要注意的有以下几点:
1. 饮食控制:饮食中应该控制糖分的摄入量,尽量选择低糖、高纤维、低脂肪的食物。同时,饮食应该平衡,不过量,避免大鱼大肉等高热量食物。
2. 运动控制:适度的运动可以帮助控制血糖,提高身体代谢率,增强心肺功能。
3. 定期复查:糖尿病患者要定期去医院检查血糖、视力、肾脏等方面的变化情况。
4. 注意药物使用:糖尿病患者必须依照医嘱使用药物,负责任地遵从医生的治疗方案。
5. 避免乱用其他类似药物,以免影响临床诊断和治疗。
如何有效监测血糖?
1. 家用血糖仪:糖尿病患者可以购买一款家用血糖仪,定期在家中自行检测血糖。
2. 定点医院:糖尿病患者可以定期到医院检查血糖。医院检测精度高,可更好地掌握血糖变化趋势。
3. 通过如连续测量血糖系统等技术进行血糖监测,可以连续记录血糖变化趋势,把握糖尿病病情。
4. 不同监测方法的精度、稳定性和持续程度会不同,糖尿病患者需要根据自己的病情和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血糖监测方式。
二、如何做好血糖监测
在门诊很希望看到能耐心细致做血糖监测记录的患者,对于医生来说,一个详细的血糖监测记录和糖化血红蛋白就象点和面的结合,可以对整个血糖情况有所了解,为制定治疗方案奠定基础。
就象“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一样,如果没有血糖监测的数据,医生很难对治疗方案做出评估。
有些患者虽然监测,但记录做得很混乱,或者数据储存在血糖仪里,到医院后现查找,自己都分不清哪个是哪个了。我们希望看到的是这样的监测记录,这里提供一个模板,供患者朋友们参照。空腹早餐后2小时午餐前2小时中餐后2小时晚餐前2小时晚餐后2小时睡前凌晨2点*月*日*月*日*月*日
监测记录尽量做得全面,可以分几天把各个时间点的血糖都监测到。如果某个点的血糖值有明显异样,建议在另一日重复检测该点的血糖值。
这里格外建议每天注射2次以上胰岛素治疗的患者,尽量按上述表格做到全面监测。口服药的患者可以以抽查的方式监测各点的血糖。
建议患者按上述表格做成记录本,每次就诊记得携带交给大夫做为参考。
此外,定期(3个月左右)做糖化血红蛋白的检测做总体评估也很有意义,可在任意时间抽取静脉血检查。
监测血糖是安全有效降糖的前提,希望患者朋友们能够做好这项基本功。
三、血糖的监测的方法有哪些
血糖的监测方法一般分为静脉抽血化验血糖和用指尖血测定血糖两种。手指尖的血是毛细血管的血。静脉抽血需要去医院化验,化验过程繁琐,等待时间长,每次化验需要抽的血也较多,给患者带来的痛苦也大;指尖血测一般可以用袖珍式快速毛细血管血糖仪来监测。血糖仪方便、快捷,需要血少,给患者带来的痛苦少,又好操作,患者不必去医院即可自己监测,所以,已经成为监测血糖、评价糖尿病治疗效果、指导糖尿病患者用药的主要手段。
有时用血糖仪测定的血糖值与静脉血化验值有一定的差别,这主要是由于静脉抽的血送到化验室后,先要去除血液中的细胞等,只用其中的血浆或血清做化验;而快速血糖仪用的是从血管中抽出的未经处理的血,也就是不去除血液中的任何成分,所以二者的血糖值本身就有差别。一般血浆的血糖值比全血的血糖值高10%~15%。另一方面,在同一时间内,毛细血管中的血糖水平与静脉血的血糖水平,本身就有一定的差别,尤其是餐后血糖。假如用同一种方法、在同一时间,来测量同一个人的静脉血和毛细血管血,两者的结果也定会不一样。一般进餐后毛细血管血的血糖比同一时间的静脉血的血糖值高1~3毫摩尔/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