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导航:


一、我们该如何预防秋冬季传染病


随着十月的到来,我们也逐渐感受到了秋天的气息。人们的衣服也已经从短袖变成了各种外套,气温在不断降低。秋冬季节将夏日的酷暑带走,留给了我们秋天的凉爽。但与此同时,秋冬季节也是传染病高发的时期。那么,我们该如何更好地预防秋冬季传染病呢?

第一点,我们要注意个人的卫生和所处的环境。秋冬季节的传染病大多以呼吸道传染病为主。由于秋冬季节早晚温差大,并且空气较为干燥。因此,这就催生了很多细菌的产生和传播。我们无法完全避免细菌的产生,但是我们可以从自身做起让自己更少的接触到细菌。因此,我们要勤洗手勤洗澡,并且要勤换衣物。从而,才能保证我们个人的卫生。这样才能更好地防止我们与病菌进行接触,从而更好地避免感染疾病。同时,我们不仅仅要注意个人卫生,也要保持自己生活的环境干净卫生。我们每时每刻都在和外界环境进行接触,因此周围环境的卫生状况与我们的健康息息相关。因此,我们要做到勤通风并且多打扫卫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保证我们生活的环境较为干净。因此,我们才能更好地避免接触到细菌,从而更好地预防秋冬季传染病。

第二点,我们要提高自身免疫力,从而预防疾病。很多时候我们患上感冒或者其他疾病并非因为该疾病较为严重,而是我们自身免疫力太过低下。从而无法抵御一些较为轻微的细菌,因此就更加容易感冒。因此,我们必须提高自身的免疫力。所以,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多进行体育运动并且多吃一些水果蔬菜。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提高自身的免疫力,从而更好地预防疾病。



二、学校应如何预防秋冬季传染病


学校秋冬季传染病预防知识

1、流感(流行性感冒)

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很强的传染性,主要症状为发热、头痛、流涕、咽痛、干咳,全身肌肉、关节酸痛不适等,发热一般持续3—4天。病人和隐性感染者是主要传染源,传播途径以空气飞沫直接传播为主。

2、流脑(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流脑是由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较强,发病初期类似感冒,病菌进入脑脊液后,出现头痛加剧,嗜睡、颈部强直、有喷射样呕叶和昏迷休克等危重症状,传染源主要是病人或带菌者,传播途径以空气飞沫直接传播为主,好发于小年龄段儿童。

3、水痘

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典型临床表现是中低等发热,很快成批出现红色斑丘疹,迅速发展为清亮的卵园形的小水疱,24小时后水疱变浑浊,然后从中心干缩,迅速结痂,一般7—10天可治愈,传染源主要是病人,传播途径为呼吸道飞沫传染和接触传染,儿童多见。

4、流行性腮腺炎(流腮)

流腮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全身性感染的传染病,一般2周左右可治愈。典型的症状是发热,腮腺肿痛,传染源是腮腺炎病人或隐性感染者,病毒经过飞沫使健康人群感染,多见于儿童及青少年。

5、诺如病毒感染

诺如病毒传染性强,以恶心、呕吐为主,部分伴有腹痛、腹泻,大多数无发热。带毒者和轻型散发病例是主要传染源,可通过污染的水源、食物、物品、空气等传播,学龄儿童和成人易感,大部分患者1—3天好转。

预防措施

1、合理膳食,增加营养,多饮水,摄入足够的维生素,避免过度劳累,增强体质,提高身体免疫力。

2、每天应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对室内空气和物表进行定期消毒,避免与他人共用水杯、餐具、毛巾等。

3、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饭前便后要洗手,不喝生水、不吃不洁净的食物,不用污浊的毛巾擦手,多喝水,多吃蔬菜水果,增加机体免疫能力。

4、学校应加强晨检,一旦发现传染病患者,应立即报告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同时对患者进行隔离治疗,治愈后方可返校上课。

5、隔离患者也需注意:住所要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居家期间尽量不要和家人过于近距离接触,外出到公共场合应戴口罩;使用独立饮食用具,要远离厨房,不要加工处理食物;安排独立厕所。

6、积极接种相关传染病疫苗。


三、秋冬季如何预防呼吸道传染病


1、避免受凉
人体受凉时,呼吸道血管收缩,血液供应减少,局部抵抗力下降,病毒容易侵入。所以,秋冬季保暖很重要,尤其儿童、老人及有基础疾病的人。
2、净化环境
保持室内空气清新新鲜空气能够去除过量的湿气和稀释室内污染物。应定时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让阳光射进室内,因为阳光中的紫外线具有杀菌作用;也可用食醋熏蒸房间,起到消毒效果。远离家禽及其分泌物,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勤开窗,少去空气不流通或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用流动水勤洗手,打喷嚏或咳嗽时用纸巾掩鼻口,并及时将纸巾投入有盖的垃圾桶内;吃禽肉、禽蛋要煮熟煮透。
3、补充营养
适当增加水分和维生素的摄入注意多补充些鱼、肉、蛋、奶等营养价值较高的食物,增强肌体免疫功能;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新鲜蔬菜水果,可中和体内毒素,提高抗病能力;冬季气候干燥,空气尘埃含量高,人体鼻黏膜容易受损,要注意多喝水,让鼻黏膜保持湿润,能有效抵御病毒的入侵,还有利于体内毒素排泄,净化内环境。
4、注意生活规律
保证睡眠充足生活不规律易使免疫系统功能减弱;充足睡眠能消除疲劳,调节人体各种机能,增强免疫力。
5、加强锻炼,增强体质
体育锻炼可增强血液循环,提高免疫力。但雾天不要晨练,因为浓雾中不仅含有大量有害物质,而且水汽较多,会影响人体肺部的气体交换。
6、加强个人卫生和个人防护
要注意勤洗手、勤漱口,不要用脏手触摸脸、眼、口等部位;出门在外要尽量站在空气通畅的地方;尽量少到拥挤的公共场所;雾天外出可戴口罩。
7、免疫预防,针对性的开展预防接种
流行季节前可到防疫站或正规医院进行相应的预防接种,如流感、麻疹、流脑、肺炎等疫苗。
据我的观察以及平时了解的情况,有些人在疫苗接种时仍存在以下误区:误区一:接种甲型流感疫苗能预防所有流感。误区二:接种季节性流感疫苗能预防甲型H1N1流感。误区三:季节性流感疫苗“包治”感冒。误区四:接种流感疫苗百无禁忌。
8、早发现,早治疗
当自己或周围的人出现发热、咳嗽、呼吸困难、气短等一种或多种呼吸道症状时,应及时到医院就医,切忌不当回事,更不要自己胡乱吃药,以免延误诊断和治疗,即耽误了自己,又可能影响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