咔片PPT · AI自动生成演示文稿,模板丰富、排版精美 讯飞智文 · 一键生成PPT和Word,高效应对学习与办公

内容导航:


一、怎么提高农产品的产量


1、增加有机物的合成量:提高温度和二氧化碳的浓度,延长光照时间。2、降低有机物的消耗量:适当降温,降低自由水的含量。3、温室种植:冬天或阴雨天延长光照时间,湿度过大时及时通风或增温,气温较低时在塑料薄膜上覆盖草帘。4、大田种植:适时播种,合理密植,施用农家肥。

一、提高农作物产量的措施有哪些

1、增加有机物的合成量

(1)提高温度,增加二氧化碳的浓度。

(2)增加光照强度,延长光照时间。

2、降低有机物的消耗量

(1)适当降低温度,降低或提高二氧化碳的浓度。

(2)降低自由水的含量。

3、温室种植

(1)冬天或阴雨天,人工增加光照时长,夏季适当遮挡阳光。

(2)通过燃烧物质产生二氧化碳,抑制作物的呼吸作用,提高光合强度。

(3)湿度过大时,及时通风或提高温度;湿度过低时,以喷雾的形式喷洒清水。

(4)气温较低时,在塑料薄膜上覆盖草帘,气温过高时及时揭开。

(5)疏松土壤,施用有机肥,微生物进行分解时可产生二氧化碳。

4、大田种植

(1)合理密植,施用农家肥。

(2)适时播种,科学灌溉。

二、农作物产量与施肥量的关系

1、农作物亩产量与合理施肥量之间的关系为单向因果关系。

2、适合追肥的温度一般为15-30℃,若气温过低或过高,则追肥风险较大,容易造成肥害。

3、在没有掌握适肥料的宜用量的情况下,肥料的浓度不能过高,只需薄肥勤施即可。需注意,碱性土壤不能施用草木灰。

4、施肥工作不宜在夏秋季的中午进行,下午没有太阳光直射(或傍晚时分)时是追施叶面肥的适宜时间,否则肥料会快速蒸发,导致叶片无法吸收到足够的养分,而且还容易导致阳光灼伤叶片。

5、施肥要结合深翻、灌水工作一起进行,施肥后需及时灌水。肥料不能过量,未经腐熟的有机肥不能施用,以防发生肥害或受到地下害虫的危害。


二、如何提高种植物的产量


一:非生物因素
光照方面:延长光照时间,1措施:轮作;
增加光照面积,2措施:合理密植;
控制光照强度,3措施:间作;
光质,4措施:温室大棚使用无色透明玻璃;
温度方面:光合作用需要多种酶参与,5措施:适时播种,白天适当提高温度,晚上适当降低温度。
二氧化碳浓度方面:6措施:施用有机肥、合理密植、大棚中及时通风和用二氧化碳发生器来生产等措施。
必需矿质元素方面: 矿质元素会直接或间接影响光合作用,7措施:合理施肥(增施有机肥和化肥)、中耕 松土。无土栽培时,要注意通气及时更新培养液和适当加水稀释。
水方面:水既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又是体内各种化学反应的介质,8措施:合理灌溉,大棚中还要注意空气湿度。
二:生物因素
农作物与害虫方面:生物防治、生物工程方治动物激素防治、动物应激性防治,9措施:调整能量的流动方向、减少环境污染。
农作物间关系方面:10措施:轮作、间作。


三、提高农产品产量的方法有哪些


不管是种植什么作物,提前准备十分重要,这就是提前做足准备,不要盲目的看别人种什么就种什么,种植前有深入的对比分析十分重要。



各种土地适宜种的作物要有分别,丘陵地带适合种茶叶,种植小麦、玉米及大蒜就不合适了。太涝的土地种植花生、玉米也不合适。

在选择肥料时,基肥、生长期间的追肥十分重要,基肥在种植前以农家肥最佳,即将收获的农作物就不要再施肥和浇水了

根据生长温度、季节的变化以及农作物的生长情况看,尽量早种植和晚收获。

良种,产量首先是品种决定的,一个好的品种,是保证产量的前题。所以,选对一个好的品种,是提高产量的前提。

栽培管理,任何一种农作物,要想提高产量,除了提供生长所需充足的肥源外,还应懂得该品种,生长所具备的条件,譬如种植密度、深度等等,以及生长阶段,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及时发现病情虫情,及时有效控制防治等等。

合理密植:如果植株过密,造成作物减产的原因是:一是叶片接受的光照不足;二是通风通气差,CO2供应不足;

轮作、套作、间作:轮作是指在一块田地依次轮种几种作物,如小麦与山芋轮作;套作是指某一种作物生长的后期,在行间播种另一种作物,以充分利用地力和生长期,如棉花与小麦。间作是指同一生长期内,同一块耕地上间隔地种植两种及两种以上作物,如棉花和香瓜。

打破常规,在传统的耕作种植模式上,探索学习别人更科学、更先进的种植技术,积累经验、总结经验,不断摸索,挖掘提高农作物产量潜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