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大家都在关注所谓的PPT文化。
从个人来看,这事儿也不能全赖汇报的那些人。大高层如何能听懂各类业务,内部财务部门能否能真的懂业务和实际效率,人力部门能否真的了解组织整体情况、业务情况和人力成本……高管不懂实际创新业务,职能部门没有做好辅助作用,最终,可能导致PPT满天飞。
首先,业务的横向没有打通,所以才会让业务自己提问自己回答,自己提策略自己解决问题,完全变成自娱自乐,而诸多本来要发挥职能的部门,沦为收作业的背景板。
比方说,公司内部有业务条线汇报,各类委员会汇报,人力汇报,财务汇报,但这几条线本身也有自己的生态,既他们的领导需要员工帮他们收集整理业务信息,领导才能完全了解业务,那如何收集信息,就是各类神奇的表格,以及各类汇报PPT。而作为业务,很多领导想要频繁在领导面前刷脸,于是各种PPT+汇报满天飞,再加上一个领导做不了主,需要好几个领导做主,那可能就会出现好几拨汇报,而PPT也会依据把不同领导的意见,反复修改。所以,场内人都把天天下发的一堆信息和表格,统称为作业。
其二,整个环境的竞争,又让各个业务的领导拼命去争取资源争取HC争取职能部门的协助,所以内部环境就如同一个个小闭环的创业公司在厮杀,在争取公司资源,大家都知道谁团队人多,谁拿到的支持多,谁能争取到更多的资源,谁就能在接下来的时间中活下去,而大家都知道,创业公司想拉资源想获得投资,靠什么呢?PPT啊!!
最后,PPT做的好,确实代表了部分领导的忽悠能力,高大上词汇,神奇的工时,逗比的词语,但是少了很多接地气的解释和阐述,与其说业务汇报,业务方向汇报,倒不如说是产品的营销包装汇报,乙方给甲方提供的方案汇报。而里面的术语与数据,是高管对与自己能得到的信息理解,以及产品经理网上的数据收缩。信息差真的成了杀手锏,但谁也不知道这些信息的源头在哪里。
只有PPT才能帮大家擅乎出来更多的支持。甚至,如果你在组织呆的足够久,你就发现基本一个八九个人的小团队,都有可能多出来一个打杂的岗位,帮着大家交作业,帮着大家做PPT,帮着大家收集领导们的意见之后改PPT,帮着大家应对各种神奇的对数表格,而且一看工资,可能真的比老员工都多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