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导航:


一、怎么正确预防新冠病毒






新冠病毒引发的肺炎疫情,在全球范围内蔓延,世卫组织已经将其定义为全球危机。防范新冠病毒感染,是当前最重要的任务之一。那么,该如何预防新冠感染呢?接下来一起来看看吧!
1.做好个人防护工作
在日常生活和旅行中,应正确佩戴一次性医用口罩及以上防护口罩,做好手部卫生,遵循呼吸道礼仪。咳嗽和打喷嚏时,用纸巾遮住口鼻,然后将纸巾包放入垃圾桶或用肘部手臂遮住。不要随意吐痰、用手捂住或直接干咳、打喷嚏。
2.做好家庭保护工作
每天至少三次,早上8-11点,下午13-16点,污染物浓度低,是最佳通风时间,早、中、晚开窗通风,每次通风时间不少于15分钟。当家庭成员出现发热、干咳、咽痛等症状时,应尽量避免与家人接触。如需就医,在个人保护的基础上,到发热诊所就医。
3.保护办公场所
进入办公室,要配合体温检测,扫描“场所码”,“健康码”,出示进出登记等。乘坐电梯时注意与他人拉开距离,尽量避免用手接触按钮。
4.其他预防措施
不要触摸、购买和食用野味,不前往销售家禽、海鲜等市场,家禽和鸡蛋应在食用前完全煮熟。家中常备温度计、一次性口罩、家庭消毒物品等刚需物资。没有重要的事情,尽量不要出去,不要去拥挤的地区,节假日,不要参见或举办聚会,也不要走亲访友。


二、如何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个人觉得面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我们在日常的生活中,怎样才能做好个人防护呢?在中国人口出版社联合中华医学著作网工作团队编辑出版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防控漫画》中,专家们给出了几条条实用建议。

1、勤洗手和保持良好的呼吸道卫生习惯

使用肥皂或洗手液并用流动水洗手,用一次性纸巾或干净毛巾擦手。双手接触呼吸道分泌物后(如打喷嚏后)应立即洗手。

保持良好的呼吸道卫生习惯。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毛巾等遮住口鼻,咳嗽或打喷嚏后洗手,避免用手触摸眼睛、鼻或口。

2、增强体质、免疫力,保持环境清洁和通风

增强体质和免疫力,均衡饮食、适量运动、作息规律,避免过度疲劳。

每天开窗通风次数不少于3次,每次20~30分钟。户外空气质量较差时,通风换气频次和时间应适当减少。

3、尽量减少到人群密集场所活动并且关注症状

尽量减少到人群密集场所活动,避免接触呼吸道感染患者。

出现呼吸道感染症状如咳嗽、流涕、发热等,应居家隔离休息,持续发热不退或症状加重时及早就诊。

4、洗手在预防呼吸道传播疾病中的作用

正确洗手是预防腹泻和呼吸道感染的最有效措施之一。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世界卫生组织等权威机构均推荐用肥皂和清水(流水)充分洗手。

5、正确洗手需掌握六步洗手法
①双手手心相互搓洗(双手合十搓五下)。
②双手交叉搓洗手指缝(手心对手背,双手交叉相叠,左右手交换各搓洗五下);
③手心对手心搓洗手指缝(手心相对十指交错,搓洗五下);
④指尖搓洗手心,左右手相同(指尖放于手心相互相互搓各洗搓五下);
⑤一只手握住另一只手的拇指搓洗,左右手相同各搓五下;⑥弯曲手指使关节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交换进行各搓五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