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导航:


一、感觉剥夺实验的原理和意义


原理:

感觉剥夺能够对被试的心理和行为发生重要的影响作用。这种影响涉及了感知觉、记忆、思维、想像等心理过程, 也触及了诸如态度、遵从、动机与需要等个性心理特征。感觉剥夺的心理效应主要体现在:

①感觉剥夺造成注意力涣散, 不能聚精会神地从事某种活动;

②感觉剥夺造成思维的混乱, 不能明晰地思考间题;

③感觉剥夺造成知觉能力的损伤, 不能正常地进行感知活动和分析;

④感觉剥夺造成想象能力的畸变, 有些被试甚至出现幻觉现象;

⑤感觉剥夺造成被试心理上的焦虑不安, 使被试产生痛苦和想逃脱的愿望。

感觉剥夺实验的意义

编辑 播报

生理学意义

感觉剥夺实验告诉我们: 人的神经系统似乎特别适宜于从人们不断遭遇的极广泛的刺激中挑选信息。为了维持某种程度的机能觉醒以使神经机能能以正堂状态运行,一定水平的感觉输入看来是必不可少的。

倘若不能使多样化维持一个关键的水准, 就会出现不适应, 最终会导致有机体心理上的紊乱。这即是说,不断向我们感官袭来的刺榭, 诸如光、形、色、声、味、嗅、触等刺激, 并没有将我们埋葬, 反而有助于正常的机能的发展。

心理学意义

其一, 感觉剥夺实验说明,感觉虽然是一种低级的简单的心理活动,但它对人来说意义重大。剥夺感觉,就势必会影响知觉、记忆、思维等较高级的和复杂的心理现象。没有刺激,没有感觉,人不仅不会产生新的认识,而且连正常的心理机能都得不到维持。

其二, 感觉剥夺实验表明,认识环境是一种比物质享受更迫切更强烈的需要。根据马斯洛观点,人的需要有五种层次。他认为, 即使前四种需要都得到了满足,个体也还能制造紧张,产生要求发挥自己全部潜能的需要。处于感觉剥夺情境的被试,虽然生理的需要、物质的享受得到了满足, 但是, 更高一级的认识上的需要却受到了抑制。



二、通过感觉剥夺实验表明什么


来自外界的刺激对维持人的正常生存是十分必要的

感觉剥夺实验(sensory deprivation experiment) 就是夺去有机体的感觉能力而进行研究的方法。对人来说, 感觉剥夺是暂时让被试的某些(或全部) 感觉能力处于无能为力的状态, 把人放在一个没有任何外部刺激的环境中进行研究, 从而探索其生理心理变化的方法。

感觉剥夺实验研究有不同的类型。从内容上看, 有视觉、听觉、肤觉剥夺; 从方法上看,有简单的部分感觉剥夺, 也有严格意义上的感觉剥夺; 从对象上看,有动物的和人类的感觉剥夺之分。

在感觉剥夺的实验设计上, 一般有三种, 即限在床上的、面具式的以及悬挂在水中的大槽里的感觉剥夺。无论哪种类型, 其剥夺感觉的途径都是多种多样的。以动物的视觉剥夺为例, 通过缝合眼睑、使用不透明或半透明的障目镜、或在黑暗中养育等都可以减少或完全剥夺其视觉。



三、人际剥夺实验说明什么


人是一种群体动物,不可能脱离人类群体而独自生活。在人类社会中生活的人也不应封闭个人,孤立个人,只有参与健康的社交生活才能使人健康成长,才能学会社会生活中与人交往沟通的生活技能。

剥夺社交后,会产生敌对、恐惧、逃避情绪,甚至上升为暴力,剥夺社交后,不懂社交技能,会遭到排挤,不被群体社会接受。剥夺社交后,对后代的影响,后代同样会变得孤独不合群。

扩展资料:

注意事项:

对于联络感情增进友谊方面应当从平常生活中进行,不可用人时才临时联系,容易形成抵触心理,自我防卫意识。

没有人不想得到赞赏,得到赞赏是人性最深处的渴望,我们在与人交际谈话时,不要吝啬赞美,这会使谈话愉快,得到意想不到的结果。但是称赞要适当,不可特别夸张,否则会给人一种恭维,不舒适的感觉,适得其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