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我们的课程学员在第一次交作业时会得到类似的回复:「先不要自己创新,模仿到课程范例一模一样,没错,100%的模仿」。

为什么要这么做?今天我们就谈谈这个话题~

01 模仿的PPT通常是这样的

课程中有一个修改作业,这页 PPT 修改的关键要求是,在不删减原稿文字的情况下,通过我们的四步修改法快速达到右侧的效果。

课程修改案例对比:

而这也是工作型PPT经常遇到的情况——不准动内容,就是改形式,一个字都不能少!

而有些学员在微博上交的作业是这样的:

部分学员作业稿

❶ 从修改方式来看,大多作业选择了新增形状、添加效果,步骤复杂且增加了修改时间。

❷ 从美观程度来看,最后作品颜色不统一,比如左下角作业中,文字的红色与图片中的红色有明显的区别,使得文字显得刺眼。

介绍四步法,是为了教你在 1 分钟内快速完成页面美化,而加很多形状、效果的改法,花去的时间可远不止 1 分钟。

这样改一页可以,如果是30页、50页、或者100页呢?如果是在半小时内修改30页呢?

这里讲讲两种学习类型:

观察他人的言行举止并从中学习,在专业上叫替代性学习

从自身的成功或失败学习叫经验学习

好了,请问大家,既然是学习课程,是哪一种呢?

02 学习课程,是一种替代性学习

替代性学习的两大优点:

❶ 降低风险。

❷ 缩短学习时间。

时间少任务重。如何能又快又好的完成PPT不加班才是第一要务!

而这些痛点,对于大多数职场人来说,这都是职场前辈或PPT高手无数次加班和熬夜后才能换来的教训和经验。

而大部分人的问题通常是——眼高手低。

都想一下子站在牛顿的肩膀上开始指手画脚了。觉得看起来都会了,就不做练习了,做了也马马虎虎,这些恰恰是学习的大忌。

很多人说,「老师我看到一个好 PPT,我能不能做出来?」「我看到一个很炫的动画,但为什么我尝试了好久都做不出来呢?」。

答案很现实——忽略了高手在制作过程所走过的弯路和对自己的过度自信,基础不扎实,怎么能做出好作品呢?

模仿的过程,其实也是检测的一种手段,起到了考试的作用。

如果你能在模仿的时候注意到每个细节,那么你也能在自己制作的过程中完成这些细节。

03 要好好学习,应该如何模仿?

模仿有两种,一种是同质化模仿,一种是创造性模仿(结合自身,取其精华)。

对于PPT学习,请先同质化!

如果过分的「创造性模仿」,或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呃,阿文你怎么了?

「模仿的步骤」:

❶ 分析现状

❷确定目标

❸以终为始,分析如何才能达到

❹行动起来

大部分人PPT 模仿的只有形,而且是变形了!

真正的模仿是要将PPT分解成元素(文本、图片、多媒体等)、配色、字体、版式,一点一点的分解,拆!就像拆书一样。

PPT 也是可以拆着学的!

具体到套路上,我们并不是要去一一考据:这个是什么字体?这个颜色 RGB 是多少?

而是多想想下面这些问题:

❶为什么他用了这些字体/图片(基于什么样的场景分析)

❷这个字体适用于什么类型的PPT,是适合用在正文,还是只能用于标题呢?

❸如何将这些零散的技巧,变成自己的 PPT 制作素材库?灵感库?等等

最后有一个补充:

很多人会在学习中遇到问题,如果你遇到了疑问,不妨带着问题继续看看,在探索中找到答案,是学习的乐趣~

模仿是开始,创新不着急。

当然,很多人说,光模仿不是容易落人口舌,永远没有自己的风格吗?

其实回溯历史,模仿一直都被人们看作是一种美德。

在古代,完全照抄榜样,是学习的基础,受到人们的尊敬。古罗马时代,据说学徒们从背诵、临摹等,努力进行模仿训练。东阳的抄经也是一样。

——摘自《模仿的技术》

回归本原,为了学习而模仿,是为了根据目标提高自己的基本功!

如果觉得有用,记得点赞转发哦~


点击下面的专栏卡片,把PPT基本功先打扎实,你可以成为大神级人物呢~

购买课程还赠送1.4G模板、素材、字体包,职场人的必备办公素材都在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