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敏反应是由于抗原、抗体相互作用而引起的。为了预防患者在用药过程中出现过敏反应,临床中在用药前需按相关规定和要求进行皮肤过敏试验。

问到皮试部位,大家可能一致的回答是:前臂内侧下1/3。但是临床上经常遇到一些特殊病人,让我们很难实现教材上规定的标准部位皮试。在同一个体的不同部位皮试都会产生抗原抗体反应,因此理论上其他部位皮试成为可能。

那么某些特殊情况下,皮试部位应该如何选择?

1 四肢高度水肿患者(如心脏病、电解质紊乱所致):

因双上肢严重水肿,常规部位做皮试后数分钟会引起皮丘消失,难以正确判断皮试结果,可选择左右锁骨中点与胸骨连线三角区域为皮试注射部位,因该处皮肤薄,肤色较淡,无大血管神经分布,且该区域高于心脏水平,很少发生水肿或水肿程度较轻,操作方便、安全,皮试容易成功。

2 全身荨麻疹或者皮疹患者:

可选择在未出斑丘疹或斑丘疹、皮疹之间直径在1.5cm以上的正常皮肤区域选择其中心行皮试操作。

3 上肢骨折/受伤破损/皮肤瘢痕/截肢/严重烧伤患者:

可选择皮肤相对白皙,利于操作,容易观察、分析、判断试验结果的部位如下肢小腿内侧、下肢大腿内侧、上肢上臂内侧、中腹部、前胸、背部、足背。

4 婴幼儿:

新生儿血管丰富且脆弱,外界刺激可引起局部毛细血管扩张,刺激较重时微动脉也扩张,更重时则血管通透性增加,引起红色风团,增加皮试的假阳性率,而在患儿腕部进行皮试时因不易制动或衣物包裹会增加操作难度,可选择额头部位、内踝上3cm处、臀部外上1/4、小腿下1/3 前内侧、足背等这些血管少,皮肤颜色淡、易暴露皮试部位、易绷紧皮肤、易操作的部位,可减轻患儿痛苦,也易于观察。

5 特殊皮试(如PPD):

选择左前臂掌侧上1/3与中1/3交界处,此部位神经末梢分布少,浅静脉网少,容易注射和固定针头,色素相对较浅,容易观察和测量硬结的部位,患者疼痛刺激相对少,引起渗血机会相对少,患者舒适度增加。

非标准部位皮肤选择原则:

(1)四肢微循环障碍者以躯干皮肤为主,避开关节和瘢痕部位,以血管肌肉丰富的部位为宜;

(2)头面部不做选择;

(3)皮试部位优选毛发、色素较少,皮肤浅、薄、嫩,易拉起的部位,根据患者各自的特殊情况灵活选择。

非标准部位皮试注意事项:

(1)可标准部位皮试者,不选非标准部位皮试;

(2)非标准部位皮试者,应与患者做好解释,避免矛盾纠纷;

(3)皮试时同样要备好抢救物品;

(4)密切关注患者的不良反应,结果不易判断者,应做对比试验,注意假阳性产生。

参考文献:

[1] 王秀霞. 在非经典部位做皮试的可行性探讨[J]. 护理学杂志, 2009, 24(12):72-73.

[2] 刘群, 金葵花, 袁琰琴, etal. 高度水肿病人皮试部位的选择[J]. 护理学杂志, 2002(11):813.

[3] 余秀峰.非常规部位皮试的研究进展[J]. 护理研究, 2011, 25(11):2842-2843.

[4] 陈康雪.急诊病员非常规部位皮试部位选择的探讨[J].医学信息,2015,(z1):286-286.

[5] 李海涛, 杜彩云, 李沈丽, etal. PPD试验不同注射方法的临床观察[J].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0(13):1640-1642

想了解更多资讯,欢迎关注我们的今日头条号(中华现代护理杂志)和微信公众号(cjmn2015

欢迎您到中华现代护理杂志平台投稿:cjmnwx@vipcjmn.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