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这里是“演示逻辑”。
终于到本周PPT连载的最后一页了,今天我们来修改这页正文。
第一步:逻辑分析
首先来分析一下内容结构,主要讲述的是专家委员会的工作在每年的变化。正文中有2组内容,分别是从2016到2019年的主要工作内容,以及各种工作的变化对比。最后一句“初步构建建筑能耗与测算和分析方法”其实是这页的核心。
第二步:制作页面框架
所以,我们就能初步的进行排版了。专委会工作简介,作为主标题。“初步构建”这句话作为核心观点作为副标题,体现结论先行。正文左右两侧分别放置研究工作与内容变化。
第三步:修饰美化
1、基础版
主要研究工作这块,很容易想到使用时间轴来呈现。一个简单的时间轴就能将这件事情讲清楚。右侧的研究内容变化,参考此前的表格优化思路,做一些简单的格式调整。
时间轴的线条,除了直的以外,还可以是曲线。
当然,还可以找一个建筑照片,找到其中斜向上的线条,用来承载时间轴。研究内容变化也可以改为使用两个梯形来加大对比。其中之前的内容使用灰色,体现出这些事情已经不复存在了,绿色渲染现在的情况。
2、进一步思考
到这里就算结束了吗?仔细再看看,这页主要讲专家委员会的工作内容变化。左右两侧内容其实是有内容上的关联的。既然有时间轴,那就意味着事物是随着时间变化的。时间轴也可以用来呈现变化对比。
于是我做了这页,将两块内容合并。最上面使用最简单的时间轴,将4个时间点标注出来。下方将3个对比项渲染到具体的时间坐标上,使用灰色和绿色来暗示前后变化。这样就将时间轴与前后对比有机结合在了一起。在这页中,尤其要注意水平对齐和居中对齐。
其实你看,最后这页在PPT制作上很难吗?其实并没有用到什么特殊的PPT制作技巧,都是使用最简单的线条、矢量图形、文本框、SmartArt。人人都会用。但是实际上它最难的是体现了对原始内容的思考,和对视觉可读性的一步步优化。
来看一下前后对比:
修改前
修改后
本周的连载三页PPT就修改完了,希望能对你的PPT制作带来一些帮助。
关注我,教你更多工作型PPT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