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整体管理—汇报材料汇总
心中有花
项目经理负责材料汇总,信息整合集成,我目前仍在花时间研究更好地整合PPT,是不是有点那个,但终归经过多轮修改,还是交出去了。交出去终版以为可以心安理得了,结果老板一问就傻了,一些细节没有弄得很清楚,以为自己很清楚,但细分场景就不清楚了,包括自己记忆犹新的“线下”两个字,这样的修饰语就忍不住会被问:为啥不做在线上?哪些不能线上?哈哈,对得住自己,怕别人挑战,就只能准备细一些了。去亲自参加了领导的汇报,其实这一点也没有被质疑,还发现一个错别字。
总结下来,从第一版到最后一版,经历的变化是收集的材料比较混乱,用公司统一模板未能体现出来大家的各自发挥。这里可以做的是,让每个领域输出一两页经典,为这个需要政策、资源等支持的会议输出。如果能够一开始就确定好各自领域放什么,确定哪些放,哪些不放,思路就会清晰很多。与老板多沟通,记录要点,按PPT页码或者主题记录,样式和小调整能随手改掉就改掉,这里就需要留意版本控制,今天就发现老板提示要修改的内容,最后却没有改到,明明记得改了,这样还是要记下来,反复折磨。
老板的视角,要确定重点突出,要知道一些术语解释(尤其是陌生领域),比如从数据出发,为什么有这个数据,这个数据产生的TOP数据分析,差异数据分析,对比数据分析,造成这些这个数据细分的原因是什么。突出要点,解析要意,抓住差异化,会关注数量,客观看待数据。会突出效率和效能,看到可视化报表,看到无人值守的机器人世界,看到人力物力的减少,看到覆盖范围的提升,看到KPI的提升。当然,自己收集些需要领导线下了解的材料是有必要的,毕竟领导事务繁忙,不可能面面俱到,自己得主动思考,尽可能多地准备情况,全方位,全面地思考,自己能够完美解释每句重点的话语,能够从头到尾串起来,能够整合类似的诉求,能够想领导之所想,高度要提升,最终通过领导的思维完成自我成长。
结构确认—内容收集—内容整合—摘录早点—刨根问底—想象自己讲被问怎么回应—反复查阅—格式一致/图片清晰度/整体样式,确保一脉相承,有总—分—总的全流程,写上需要支持的,用成果去展示,有数据,有疑问,用探讨的方式去解决问题。咄咄逼人还是有点恐怖,领导其实心里有数,有可能适当地小冲突还是必要的,能够在高端沟通会上看到落地到每个员工的战略,确实让我感觉各个高级总监都不简单。年轻有为的人并不少,有自己的思路,没有就打造,这才能逐步成为一个有见地的高手。
大老板思路清晰,知道问题点在哪里,指导方向,敢于小步快跑试错,不拍脑袋,在有限的资源下投入到最有利于业绩稳定增长的环节,不断看数据,分析效果,查找原因,少部分流量用于试错,这样的迭代思维确实值得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