唉~

这么大一堆字,

做成PPT得花多久啊。


本期我做了个工具,

大概1秒钟,

PPT设计好了。


大段文字做PPT,

我认为有两个关键点。


第一是图示化,

让观众一看页面中的图形,

就知道逻辑关系。


第二是内容分层级,

让观众一看,

就知道重点在哪里。


PPT内容重点一般提炼为小标题,

这里我用人工智能进行小标题的提取。


我们仔细看一下,

如果你的文字内容有明显的标题,

比如施工进度管理。


那生成的时候,

这些标题会被直接保留。


如果内容比较模糊,

比如这一段讲企业的营销能力非常重要,

下一段讲的是企业文化是什么。


生成时候,

就会自动提取小标题:

企业营销,

企业文化。


上一期,

介绍了人工智能绘画。


这次就用到了人工智能阅读。

这种技术是自然语言处理(NLP)的一种应用,

我把HanLP开发包和PPT结合在了一起。


如果你仔细思考PPT的图示化表达,

会发现,

总分关系意味着:

内容从属于同一个要点。


这个要点如果作为标题,

那剩下的项目就是并列关系。


反过来说,

如果你把多个项目并列放在同一页PPT,

基本上是因为:

它们能归纳出同一特性。


因此PPT中的总分关系和并列关系,

常常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所以,

我还做了另外一个按钮,

点击刚才的总分生成,

是圆形的设计。

点击并列生成,

就是这种卡片式的设计。


就看你喜欢哪种表现方式。


在做这个工具的过程中,

我也尽量考虑了设计细节。


比方说,

同一个内容多次生成,

背景是会发生变化的。

这是同一内容第一次生成的背景。


这是第二次的。


可以根据演示主题,

选择不同的配色,

比方说,

这是偏科技的配色。


这是偏商务的配色。


总结了几百份PPT定制经验,

我设计了16种内置配色。

相信能找到适合你演示主题的。


此外,

内容的多少对版式也是有影响的,

比方说这里有5个要点。


它的并列关系文字会比较小,

卡片比较窄。


如果把内容删除到4项再生成。

卡片就会变宽,

文字也会变大。


再来看看总分关系。

如果我将每一项的文字数量减少,

再次生成。


会发现它和刚才字多的时候排版有所不同。

但设计都比较平衡。


本文所示功能,

我集成到了HEIP插件。

欢迎大家使用。


关注头条号【黑白间设计】,

私信【HEIP】即可获取。


在美与实用间寻找平衡

黑白间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