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如何更好的与老年人相处
都说老人不好相处,其实不然,只不过是你不知道如何跟她们相处,不知道她们要什么罢了。照顾老人或者与他们很好的交流常常需要独特的沟通技巧和策略,采取有效的沟通技巧,增进理解,以满足老年心理需求为目标,进行全面的沟通才是最有效的相处之道。
一、多使用简单句子
沟通对高龄老人而言尤其重要。随着年龄增长,老人记忆力、理解力等大脑认知功能逐渐下降,因此沟通中避免使用抽象、复杂、晦涩难懂的词语和句子。尽量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减轻老人沟通时的心理压力,增加愉悦感。
二、夸奖
子女要了解老人的心理特点,对父母心存感恩,经常夸奖会让老人获得尊严和价值感。夸奖时要贴切、真诚、有针对性,比如有的老人外貌年轻,可以说:“您比同龄人看起来年轻多啦,保养得多好呀!”
三、把握机会,劝改“毛病”
对于老人存在的不良习惯,家人要尽量包容,降低对老人的标准,不能苛求其在短时间内改变。沟通时一定要讲究方法和技巧,如果老人有饭前便后不愿意洗手的习惯,可以在老人高兴时,告诉其不卫生的习惯不利于健康,并循序渐进地督促;
四、鼓励交友
孤独、寂寞、不参加社交活动、不爱交流等是导致老人记忆力下降和认知功能退化的重要危险因素。维系好老朋友,一起看看难忘的照片,共同回忆美好的往事等,对保持认知功能很有帮助;家人可多带老人外出,结交新朋友,一起唱歌、打牌、聚会、旅游等;获取新知识、新技能,与时俱进,充实生活。
五、换位思考
子女与老人的出生年代、生活环境及受教育状况不同,三观有很大差异,存在代沟是必然的。子女应更积极、主动和包容,出现问题时,坐下来耐心倾听老人的想法和需求,真正理解老人,并想办法解决矛盾。
常见的沟通障碍:
1、心理因素:缺乏自信心,不敢与人沟通,对人缺乏信心,或抱敌意态度,心存偏见与误解,自视过高,轻视别人,过分保护自己,或自我中心。
2、情绪障碍:伤心、喜乐、悲痛等。
3、环境因素:不理想的环境:如嘈杂、人来人往 。
4、不适合的时间:如不便讨论私隐时,就可以另选时间。
5、身体因素:视力、听觉...衰退,说话能力不足,未能掌握对方的认知能力。
与老人沟通的态度
1、心态:要和蔼可亲,平易近人,脸上常带微笑,让老人能感受到你的亲切感;
2.位置:不要让老人抬起头或远距离跟你说话,那样老人会感觉你高高在上和难以亲近的,应该近距离弯下腰去与老人交谈,老人才会觉得与你平等和觉得你重视他;
3.用心交流:你的眼睛要注视对方眼睛,你的视线不要游走不定,让老人觉得你不关注他,同性间可以摸着对方的手交谈;
由此可见,照顾老人或者与他们很好的交流常常需要独特的沟通技巧和策略,采取有效的沟通技巧。
二、适合做与老人相处的ppt的音乐
轻音乐:
《秋日私语》 《茉莉花》 《蓝色多瑙河》 《爱的协奏曲》
《天鹅》 《水边的阿狄丽娜》 《雪绒花》(钢琴版)
《绿袖子》 《雨中漫步》 《回家》 《十五的月亮》
《瓦妮莎的微笑》 《德朗的微笑》 《普罗旺斯》 《星空》
《爱之梦》 《 昨日重现》 《欢乐颂》 《梦中的婚礼》
《夜曲》 《亮河》
《夏天最后一朵玫瑰》,意大利的《重归苏莲托》、《桑塔·露琪亚》,罗马尼亚的《霍拉舞曲》、加拿大的《红河谷》、美国的《牧场上的家》、古巴的《鸽子》、吉普赛的《流浪者之歌》和拉丁音乐等。此外,一些广为流传的浪漫小曲如《少女的祈祷》、《爱的浪漫曲》都比较适合老年人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