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呀,我是沛文~

前段时间刷知乎时,刚好有看到这个话题(毕竟做PPT的,关注这类比较多)。



简单来说就是内部会议里,大多数情况下用PPT效率反而不高,改用Word说不定能提高内部汇报/沟通效率。


小伙伴有兴趣可以去搜搜看,有很多有价值的回答噢。


辣么,我们也来唠嗑唠嗑呗~



问:如何能让别人知道自己在想什么?


答:很简单,要么说出来,要么写下来(如果可以,画出来当然是更好的)


咱们进一步地深挖这个问题,即如何能够说得清楚?如何可以写得清晰呢?


那么现在就没那么好回答了。


从古至今,有无数的人都在思考这两个问题,并且都在分享自己的心得,慢慢地由这两个问题衍生出了两种能力: 演讲能力 文字能力




当一个人会说、会写,他就拥有了非常强大的力量,搁在任何时代基本都能吃得开。


那么照这个说法…咱们会说会写就好,为什么还要做PPT呢?



答案并不复杂,再回到最初的问题:PPT可以帮助别人知道你在想什么。


咱们先看下面一组图片,图片描绘了个“上台介绍公司”的小场景(场景一)。





在日常生活中,这样的场景咱们特别熟悉,即演讲者的内容过于专业,底下的听众一时间很难理解、跟不上节奏,听了一阵就感觉迷糊。


不禁感慨这位仁兄在说啥呢?


如果此处有PPT的“介入”,演讲者准备了份PPT,边演示边讲解,那么情况会变成:




当然这个前提,是基于PPT内容清晰,演讲者介绍准确的情况下,可以帮助底下非专业的听众尽快了解自己的公司。


如果咱们把场合“放大”,如手机发布会的场景(场景二)




如果CEO在舞台上喊出产品卖点/特色,底下的听众虽然听的一清二楚,但难免心里头犯嘀咕:真的假的?占比多少来着?这样占比是什么概念呢…



又轮到PPT出场了,还是同样的话,只是背景多了一页PPT:




嗯嗯,真香预警,雷总威武~


PPT演示存在的目的很简单,帮助别人理解自己说的内容,理解的过程越快越清晰,自然是越好(当然前提准备合格的PPT,确保其没帮倒忙)


这一段咱可以这样概括:说出来,就是演讲;写下来,就是写作;画出来(有画面感),就是PPT。


小到会议室里,咱们对底下听众介绍自己公司;大到体育场,CEO对全国的观众发布新产品。理论上来说,只要演讲者跟PPT“配合”得好,那么用起PPT就是如虎添翼。



无论是PPT还是Word,都仅仅只是个工具。


是什么原因让一些公司,舍弃“如此优秀”的PPT演示工具,而选择了Word等文字编辑工具呢?


答案有很多,不同切入点总会得出不同的答案。但如果源头没有“控”好,我觉得换个软件/工具也改变不了什么。


如果一场会议,与会者没有准备过,到现场就是一头雾水,或许迟迟进入不了状态。演讲者如果事先没有吃透内容,现场介绍时也会漏洞百出,不好自圆其说….



其中缘由也许不复杂:自己没搞懂的东西,怎么能清晰告诉别人?


《GOOGLE必修的图表简报术》是本好书,里头有句话我印象深刻: 资料的清晰度,反映你思考力的强弱。



为什么很多伙伴觉得,内部会议用PPT效率低?是因为美化太花时间么?(或许这的确是痛点),也许真正的情况是:只是为了做而做,导致PPT很空洞。



与其洋洋洒洒几十页PPT说不清事,还不如白底黑字,只用Word试试能不能说得清。


用Word汇报肯定不是目的,把话用最简单的文字清晰呈现才是目的(毕竟每天那么多会议,节省大家时间就是功德无量呀~)。



如果把时间拨回2003年,大家可能没想过说PPT能够制作海报。


的确,随着设计门槛的降低,PPT摇身一变,成为了咱们手边最轻量化的设计软件,也有越来越多伙伴出PPT设计教程(比如我哈哈哈)



但回过头来,咱们回归PPT软件的初心,只是一款演示工具。


工具肯定会越来越易操作,比如未来设计门槛肯定会进一步降低(最早没有PPT模板,到有很多优质的模板,再到软件内自动AI美化…真的或许只是时间问题)


到时【操作】很简单,【设计】很轻松,最大、最根本的难点会慢慢变得清晰: 策划PPT+演讲PPT ,制作PPT从来不是目的,而是帮助我们达成目的。



这也是我《PPT快厨房》里第一节课就提到的内容,希望看到这里的伙伴,本篇文章能对您有点点小帮助。


对于PPT,或者说对于 “让他人知己所想” 这件事。路,的确很长,但只要方向正确,就不怕路远!


想学习更多的PPT技巧,点击我的【专栏】就有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