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llo,大家好啊,我是summer!


在日常工作中,我们绝大多数时候做PPT都是参照一份Word来的。


经常有些办公室小白直接将Word里的内容直接复制到PPT中,然后稍微排一下版,就成了这样:



当领导看到这个时,就可能发出灵魂质问“你这个PPT怎么这么像Word啊!这样吧,你到财务...”


其实做PPT最忌讳的介绍照搬Word!


那么多文字堆在那,谁都不愿意看啊。


但有时候我们的内容的确比较多,包含了大量的文字,这时候我们该怎么办?


辞职! 哦,不,加班!!!


那么今天,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下,文字比较多的PPT该怎么排版,让他跟Word有天差地别!


01

提炼有效信息




首先第一步,我们拿出目标文字准备开刀!


然后找出其中的主要信息!



这个就有点考验语文功底了,没想到吧,中学学的阅读理解终于有实际作用了。


然后我们提炼出主要信息,再次排版:



然后给标题添加一个颜色,让对比更加突出,同时还可以添加几个小色块,实现段落分割:



这样还不错吧。


这时候就有兄弟要问了,领导的文案不让删怎么办,说一个标点符号都不让改!


辞职! 哦,不,继续加班!!!


心态一定要好!!!


有什么不爽心里发泄一下就行了。


如果不让删文字,那么我们分段总可以吧!


这个时候,再次发挥出我们中学阅读理解满分的水平,概括段意!



这样,我们就将这大段文字分成三小段!



接下来,我们对他们进行排版就可以了!


其实这一步算是最重要的。


提炼信息就是Wrod与PPT的主要区别!




现在还觉得之前做过的那么多阅读理解没什么用了吗?当时可没想过会用到PPT上吧!


02

各式花样排版



我们将内容分块后,就要分清层级关系了!


很显然,这是一个大标题带三个小标题,每个小标题带一小段正文内容。



我们给不同层级的文字赋予不同的字号大小以及颜色,使得形成主要的对比,以此来突出层级关系。



如果你显页面单调了,那么就可以添加几个小图标丰富一下。




为了使各段更容易区分,让观众能有更好的阅读体验,我们还可以在段落之间添加渐变线条形成分割。





又或者直接使用色块,使得对比更突出: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种感觉,就是不管怎么排,都有一种文字全“挤”在一起的感觉。


这是因为我们本身的构图方式就不太合适。


这种左右构图,右边全部被图片所占据了,就只剩下了左边的可操作区,区域比较小,元素有比较多,就很容易产生这种拥挤感。




所以我们可以换种排版方式。




像这种,我们可以把文字的行间距调大一些,就更加具有了“呼吸感”,看起来就更加的舒服了!




我们还可以给每小段添加一个“容器”,让他们都成为“独立”的一小部分,也能大大提高阅读效率。




又有兄弟问了,那我的图片呢?丢了?


当然没丢。


我们直接把图片拿过来铺在下面!




好像影响了观看体验哦。


那没事,加个蒙版不就好了!




其实通过加蒙版,我们还可以实现更多的创意版式。


这个就是通过三个渐变蒙版实现的:





OK,就这么多了!


来看下最后的对比!





总之文字过多就注意这两点


  • 提炼有效信息或总结段意
  • 将文字划分层级排版


好了,这期就到这里了,如果你觉得还不错的话,动动你的小指头,点一下右下角的那个小玩意儿呗~


咱们下期再见!拜了个拜!


关注我,一起学习PPT!



你可能错过的内容:


略显高级感的纹理背景,绝不止适用于PPT

“PPT用白底真的太low了吧”,请把他拉出去锤!

什么是图层?PPT中图层该怎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