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阿联酋,大家脑海中会浮现怎样的印象?沙漠、骆驼、石油、摩天大楼、富豪,都是这些,对吧?可是如果小编要说,他们要搞载人航天了,你敢信吗?说到这里,估计很多人又要像嘲笑印度一样嘲笑阿联酋,不过这一次,小编却不嘲笑他们了,因为阿联酋作为一个石油富国,本可以坐享其成,却选择奋斗,想让年轻人冲破重重黑暗“抬头看星空”,激发年轻人对航天、科学的兴趣,实属难能可贵。
本可以坐享其成,阿联酋却选择了奋斗
2019年9月25日,阿联酋的第一位宇航员,同时也是阿拉伯世界的第一位宇航员哈扎·曼苏里搭乘俄罗斯载人飞船“联盟”MS-15进入国际空间站,在太空中生活8天之后,10月3日,又乘坐“联盟”MS-12飞船返回地面。而在太空期间,哈扎·曼苏里并非纯粹到此一游,而是进行了16项科学实验,涉及微重力环境下人体、运动控制、空间流体力学等多个领域。
阿联酋第一名宇航员
哈扎·曼苏里返回地面
而目前,阿联酋已有4名宇航员,包括今年从4000名竞争者中挑选出的2位,其中甚至还有1名女宇航员诺拉·阿勒马特鲁希。他们计划在晚些时候乘坐SpaceX公司的龙飞船再度进入太空,此时距离2017年12月阿联酋政府宣布启动宇航员计划才4年时间。值得一提的是,阿联酋甚至还有参与NASA重返月球“阿尔忒弥斯”计划的打算。
阿联酋都选出了女宇航员
阿联酋宇航员
和印度不一样,阿联酋的载人航天计划很务实,既没有空间站的PPT,也没有自己的载人飞船的模型,就是要发挥自己的“钞能力”,借用其他国家的飞船,将自己的宇航员送上太空。当然,不排除未来阿联酋购买一个舱段,对接国际空间站,甚至是中国空间站的可能性。
有“钞能力”就是好
而除了载人航天之外,在其他卫星和探测器领域,阿联酋也是尽情发挥“钞能力”,比如它的首个火星探测器“希望”号,发射是由日本三菱重工的H-2A运载火箭在种子岛进行的,而探测器本身的三个核心载荷也是采用国际合作的方式研制的,其中探测成像仪(EXI)和火星紫外光谱仪(EMUS)由美国科罗拉多大学大气和空间物理实验室负责研制,而火星红外光谱仪(EMIRS)则由美国亚利桑那大学,甚至连后续的航天器远程监控等任务,也“外包”给了NASA。
希望号火星探测器
另外,阿联酋国家航空航天局正在和日本Ispace商业航天公司合作,计划将一辆15公斤重的月球车搭载在日本Ispace公司2020年10月发射的商业月球着陆器上,月球车将携带一套相机和其他仪器,包括法国航天局CNES 提供的有效载荷。与此同时,他们还和空中客车防务和航天公司合作,计划在 2024 年发射第二个更先进的月球车。
阿联酋月球车
正在测试的阿联酋月球车方案之一
除此之外,2009年和2013年,阿联酋两度与韩国合作,成功研制并发射了“迪拜一号”和“迪拜二号”遥感卫星(胆子真大,运气不错!)。2013年,它又花费9.1亿美元从法国订购了两颗“鹰眼”高分辨率侦察卫星,短短十年间,阿联酋已有13颗卫星成功发射入轨,果然是“钞能力”强大。
航天跟韩国合作,胆子不小,运气真好
9.1亿美元买两颗侦察卫星,法国人刀真快
而除了“钞能力”之外,阿联酋也没有放弃自主研发的努力,这是最难能可贵的,比如拉希德航天中心,就在吸收外国技术的基础上,完全自主研发并制造出了“哈利法”地球观测卫星,并在2018年搭乘日本的火箭成功进入太空,另外还有几颗卫星正在制造当中。
阿联酋第一颗国产卫星“哈利法”
在大手笔购买法国两颗“鹰眼”高分辨率侦察卫星的同时,阿联酋也在法方的协助下建立了地面控制站,并培训了20名阿联酋工程师。它还选派了近百名优秀学生赴航天实力较强的国家考察学习,并在四所大学中开设了太空科学课程。
阿联酋本国也初步建立了卫星生产能力
实际上,阿联酋投资已近百亿美元,走出了一条符合本国国情的航天发展之路。在起步阶段,充分发挥“钞能力”,避开最难的火箭研制和建造发射中心,出钱买和请外国帮忙,自己参与其中并跟着学,等熟悉了研制、管理和组织流程之后,再引进技术逐步建立自己的航天基础。如果像印度、韩国一样,试图在短时间内建立航天全产业链模式,既不现实也无必要,对于一些中小国家来说,借助国际合作实现“弯道超车”反而是最好的办法。
总而言之,有“钞能力”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