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做PPT总是先从模仿开始的,那模仿到一定阶段后如何进行原创呢?

那么今天我们就来探讨,制作原创PPT需要哪些能力。

PPT(及任何设计)真正原创其实需要这些能力:

1. 内容的逻辑梳理能力

2. 内容的可视化设计能力

3. 软件的具体实操能力

要走出「模仿」,你要拥有能「原创」的能力,就要想办法能锻炼到前面的两个能力,特别是第二种。

很多团友其实知道「内容的可视化设计能力」的重要性,但是却不知道怎么样练习,就像我上一道题的答案,只是明确地列出了你将会遇到的困难,但是却没有告诉你怎么解决(其实也是一个不太负责任的回答)。

说到底,我们想要了解的是「内容的可视化设计能力」怎么样才能有步骤地提高?(划重点!)

——

先说一下最终的效果:

我现在已经是以无招胜有招的境界,看到一个版面,我已经能够根据内容准确的判断出「这个内容到底需要怎么样的可视化才能将它的重点突出」,而且到底要用哪一种方式也能拿捏得比较准确,所以很多的稿子都能一稿过。

那么怎么样做呢?我仔细思考了一下,主要分为这几个步骤:

步骤一:刻意练习地看

有很多人也会看模板,但是他们并不是刻意练习地看,这之间有什么区别?

为什么我们看那么多的模板看完就算了,因为我们没有把握其中的创作逻辑,没有好好的思考「作者为什么要做这一页,这一页到底能够用在怎样的内容上」?

只要把每一套的模板都用这样的思维去思考,那么你看一套能够比得上你看十套。

所以做一个步骤并不需要很多,只要你坚持的做,那么十套模板以后也许你就开始有感觉了,真正从「随意的浏览」到真正的「刻意地看」,这中间是需要花费时间和努力的。

步骤二:刻意版面归纳总结

在当你看完一定数量的版面以后,你就开始要把同类型的版面进行归纳总结,只有这样你才会开始拥有自己的素材库。

我们都知道,当你不会创作的时候,你们就要去模仿,模仿的话就要有素材。这个素材是通过你自己不断思考之后保留下来的内容,因此额外珍贵。

这里达成的标志是你要把每一个类型的版面都有十张左右的存货,例如三张图片怎么摆放、四段文字怎么摆放、三种方式设计封面等,这时候你已经具备一定基础,可以尝试下一个步骤了。

步骤三:开始尝试套用

拥有自己的素材库,是非常幸福的一件事情,因为你可以开始套用了。

具体的做法是你把你「正在制作的内容」和你的「素材库」不断比对,结合来尝试一下哪个素材库的版面更加适合你当前的内容,并且根据你的舒适和不舒适的感觉来判断为什么来判断和思考「为什么这个版面适合这个内容」,「另一个版面不适合这个内容是因为什么」?当你想清楚这其中自己的判断方式之后,你也就比之前更进了一步。

步骤四:开始尝试创新

既然已经能够不断的比对了,那么说明你的操作也已经比一般人要好一些,这时候你就可以对这些版面进行一定的创新。

例如「用三角形的地方如果换成矩形怎么样」、「如果这里四个点都是用圆形代表的,那么是不是用罗列文本前面加上序号的方式也可以」?

能不能做的比你的素材库更好一点,能不能根据你的内容用更适合的版面设计来做?

可能你的创新会有失败的时候,也会有更好的时候,仔细的归纳总结自己什么时候会做得更好,哪些时候做得更糟,这中间有什么规律?

当你能把握这个规律以后,你已经比很多很多的人要优秀了。

步骤五:融汇贯通乃至大成

这个步骤就是把之前的步骤不断的融合磨练,就像一开始你可能是一个不规则的雷达图——你有很突出的长项,但是也有稍弱的短板。

但是经过不断的磨合,你可能逐渐的渐近一个「圆」,慢慢的变得更多面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