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以前的文章里,小编给大家讲过了PPT不出彩的一些原因,比如配色、配图、排版等问题。
可又有一些读者来问我,我图片和色彩都做得很棒了,为什么还是总被批评PPT没有灵魂呢?
后来一问才知道,原来是因为没有做目的分析!
著名PPT学者沃兹基硕德曾说过:“不以目的分析为基础来做PPT都是耍流氓。”
确定分析目标可以有效防止PPT内容“跑偏”,也能找到内容正确的展现方式。
例如一份为了招生的职业培训PPT,其核心目标是“招生”而不是“培训”。
结果你在PPT里塞了一大堆的知识讲解,丝毫不提公司的培训实力,谁又会相信你的公司呢?
那么该如何根据分析目标找到PPT的内容及展现方式?
这里推荐使用“金字塔思维”分析法,方法是从目标出发,进行倒推,最终推导出内容展示的重点所在。
分析PPT制作目标,推导达到目标需要的要素,展现这些要素需要的内容。
接下来我们从几个不同的角度来演练这个“金字塔”思维分析法~
为了谈项目
根据“金字塔”思维,谈项目的PPT的内容分析可以用如下图所示的金字塔推导过程:PPT制作的目的是拿到该项目,为了拿到该项目就需要满足对方的需求。
要想满足对方的需求,就要调研出对方的需求是什么,并在PPT中对需求、痛点、解决方案进行分析。
由于需求分析、方案解决是一个理性的过程,因此需要用理性的论据,如数据类型的论据来证明观点,让对方信服。
为了让对方相信PPT演示方有能力接下此项目,还需要展现一下过去成功项目的业务能力。
有了金字塔分析作为基础,便可推导出项目PPT中应该呈现的重点内容大纲,结果如下图所示。
有了这样的大纲,在制作项目PPT时就不出现“跑题”情况,例如突然想起某个管理大师的员工激励法很有用,就可以把内容加进PPT中。
为了做培训
做培训是PPT的常用功能之一,此类PPT的分析过程如下图所示:培训的目的是让学生学习到知识。
学生能高效学习知识的前提是,课程有趣且明白易懂,换句话说就是要有趣有条理地传达知识。
PPT内容要做有趣,就需要图文结合、添加视频演示,吸引学生注意力。
PPT要条理清晰地传达知识,可以选用总分的经典结构,将知识进行归类总结,分成几个小节展示。小节讲解时,将重点内容突出展示。
小节完成后,穿插思考题,让学生及时巩固,提高学习效率。
为了找工作
这是一个看脸的时代,随便下载的Word模板等于不走心的简历,一个连推销自己都懒得花心思的人如何赢得HR的好感?
所以,用PPT做简历,成了当下流行风潮。
但是PPT华丽得像设计大师的作品就能赢得HR青睐吗?
答案是NO,你得分析出HR到底想看到什么。
具体的分析思路如下图所示:投简历的目的是得到工作,得到工作的前提是让HR注意到,并觉得此人靠谱。
为什么靠谱——因为符合招聘需求。
那么HR不关心的信息统统Pass,不要为了增加内容长度往简历上乱放内容。
根据金字塔分析,很容易找到简历PPT的制作要点,如下图所示,整份简历都是在告诉HR“我能胜任这份工作”。
至于内容出现的顺序,也是充分考虑HR的关注点所在,例如为什么把教育背景放在后面,是因为很多应聘者的专业与岗位并不符合,那么教育背景会影响HR的判断,认为应聘者不符合要求。(教育背景与岗位需求一致可放在前面。)
之所以把联系方式放在最后,是因为HR会先关注应聘者的工作经验、技能是否能胜任这份工作,才会考虑要不要联系这位应聘者,换句话说,在说服HR自己有一定工作能力前,最好不要展现无关的多余信息。
为了做宣传
为了做宣传的PPT其终极目的往往不是宣传,而是让观众了解企业、产品、活动,从而产生与企业合作、购买产品、参加活动的目的。
以产品宣传PPT为例,其金字塔思考流程如下图所示:
根据分析可以发现产品宣传PPT最重要的地方在于找到观众的痛点和需求,从而针对性地展示产品。
例如一款足浴盆产品,观众的痛点在于“担心身体健康”,因此需要着重展示产品的按摩保健功能。
同时观众需要产品的安全性有保证,因此还需要强调产品的防漏电设计等。
对于产品宣传PPT,如何找到最直击人心的需求和痛点?
首先可以通过剖析产品的作用、设计原理、材质等内容进行拟定。
也可以到购物网站中,查看这款商品有哪些功能(卖点),没有列出的功能很可能就是观众不关心的点,可以不用在PPT中展示出来。
再设置售价,查看与自己的产品售价范围内,销量最好的一些商品,是如何进行介绍的。
这些商品能销量靠前,跟商品描述脱不开关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