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新来的运营经理Jack是一位海归,今天做PPT工作展示时,真的让大家都感到不适与头疼,倒不是工作内容不好,是他夹杂着英文的中文让领导们极为不适应。

这位运营经理在一所985大学毕业后去国外留学并在美国工作了3年,今年回国经过推荐进入公司任运营经理。在汇报工作时,时不时抛出一个“case”,“presentation”,“due”,“deadline”,开始大家有的觉得有些搞笑,也有的听得一头雾水,很快大家也能“get”到他的点,坚持听完了他的汇报。

但是会后很多人私下讨论说他就是做了一场不接地气、脱离企业现实的“凡尔赛”式工作汇报,还有的同事说他不会是来我们公司找优越感的吧。

我看这位运营经理准备汇报的过程是很认真的,提前到会场准备,待人态度也谦和,不像是想炫耀的样子,我想问题应该只是出在了语言习惯上。

我的同事小李说:“看你们这没见过世面的样儿,没看最近热播的综艺《令人心动的offer》吗?里面有个毕业于斯坦福大学的男生,那凡尔赛味儿才正宗呢!”#令人心动的offer#

#职场微头条#

出于好奇我就看了看,这名优秀的人儿果然是学霸一枚,英文好的“不要不要的”,为什么他举止得体、看似表现谦虚,却让人那么不舒服呢?

他说自己“Practice Chinese Law(实践中国法律)就很紧张。”“从小就喜欢international(国际的)相关的东西。”“最后以distinction(优秀)的成绩结束了一年的交换。”连在场外观察的撒贝宁都说他这样的表现有一点过了。

看评论有很多留学回来的人留言说:“其实我们中文里夹英文就是习惯了,很多词在中文里很难找到合适的词来形容。”

也有网友说:“汉语言博大精深,还会有汉语无法形容的词了?说到底就是心态问题。”

有过国外留学或工作经历的人是不是都这样呢?也不都是,我们公司产品部的经理也是国外名校的海归,为人谦和,毕竟是本土公司,很少听他秀自己国外的经历,在公司发展很好也很适应。所以说到底还是心态问题,像Jack这样如果真的不想放弃自己夹杂英文的语言习惯可以找外企的工作,找到适合自己的环境和具有同样习惯的人,才能如鱼得水;如果还想在像我们这样的本土公司工作,那就要适应环境,别让环境去适应人,把丢掉的语文功底都捡起来吧!毕竟是母语,连母语都说不好,岂不让外人笑话了?

你周围有这样一言不合就尬英文的人吗?

(图片来自《令人心动的offer》)

———————————————

我是文睿,您身边的职业生涯顾问,致力于探索职业发展与快乐工作的秘籍,有一颗乐于助人的心,如果您有职业生涯发展的困惑、职场问题,欢迎关注我,让我陪你披荆斩棘、收获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