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石空

PPT,想想都头大,可以晚点再做么?


除了DDL,还有什么办法能让PPT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呢?


我不仅想最快做出PPT,我还想把PPT做得hin好看,有什么技巧呢?



小弟自掏腰包学习了市面上多套很火的PPT课程,付出大量时间实践总结,从中挑选了几个能帮助我们法务快速做出好看实用PPT的原则和具体技巧


下面,从使用场景、快速制作的方法、变好看的技巧、PPT事半功倍工具推荐四个方面与大家分享。


使用场景


谈PPT制作不能脱离使用场景,不同场景下PPT的表达目的有所不同,风格、技巧各有侧重。


比如,我们常见的苹果、小米发布会舞台大荧幕上的PPT,目的是产品本身,产品特点介绍几乎靠主讲人,因此画面、文字往往是极简风格。



再比如,用于述职汇报的PPT,目的是展现我们的业绩、行业变化情况,因此PPT的内容往往重图表等可视化数据。



再再如,用于合规培训的PPT,目的是授课、传达合规理念,因此PPT的内容往往重在案例、内外规等内容理念的重点、可视化表达。



这里,我们讨论的PPT使用场景,主要是汇报交流与合规培训两种。



快速制作的方法


谁不想早点把PPT做完,早点干其他的呢?


毕竟,PPT在多数情况下,属于事务性工作,能省则省。



除了要有明确的截止时间外(毕竟DDL是第一生产力,所以还是要强调一下,必须给自己设个任务用时),最重要的是要有流程化思维。


就是要把PPT搞成流水线作业。


只不过线上的工人全是自己。



但制作流程一定要清晰。


流程具体有:

1、明确主题、需求。

2、起框架,定大纲。

3、找文字素材。

4、调整PPT中文字位置。

5、刷配色、加图片与图形等。


其实很多人之所以PPT做得慢,是因为一边写着PPT里的文字,一边找漂亮的配图,找到图后发现观点、论据还是换换好,一换文字原先的配图又不合适了,再找找其他的(周而复始)……诶时间不多了?赶紧完稿爱啥啥吧……


下面具体看看怎么把每一步做扎实了,让每一步流程的时间尽可能固定、压缩下来:


1、确定主题、需求


这一步先要明确目标,即这个PPT是用来做什么的?是汇报?是培训?


展示的主题是什么。是述职?是提议案?是发布任务?是介绍知识?


明确受众是谁。是向谁汇报、给谁培训?是上级?是全体员工?有没有外部人员?


展示时间是几月几号?汇报前是否需要先经过谁审阅?等他人审阅的时间?


问过这几个问题后,基本我们可以动手做大纲了。


2、起框架,定大纲


大纲是PPT的骨架,更是灵魂,有大纲的PPT才可能让讲述者和聆听者都思路清晰。


但PPT的大纲远较公文的大纲好起,基本都是问题(现状、难题等)部分、分析(原因、案例)部分、结论(任务、下一步怎么做等执行层面)。


起框架的难点在于定观点,观点确定了框架也基本确定了。


所以,在这一步首要的是确定这份讲稿要表达什么核心观点及其从属观点。


但PPT的观点,基本可以根据前述PPT的主体和需求确定下来。


框架初稿出来了,可以给后续将审阅我们讲稿的人看一眼。要表达的观点没大问题了就可以做下一步了。


3、找文字素材


为什么是找文字素材,而不是图片、图形呢?


因为这些可视化的东西由文字决定,而且可以通过我后面附赠的小工具轻松找齐。


找文字素材的本质是找论据


比如,我是做述职,要证明我的工作量,那么这里列一下我做了哪些项目,把量化的数据放上去。又或者是做培训,观点是监管趋严,那么把近期的相关行政处罚案例放一些。


刚开始文字素材放开了堆,但要注意分类,并标明和观点、主题的密切程度(强关联、中关联、弱关联),为下一步打好基础。


4、调整PPT中文字位置


上一步你可能是在Word中完成的,也可能是在PPT中直接完成的,更或许是用文献管理软件、资源管理器等工具完成的,不管哪种,现在开始删删删了


当然不能单纯地按Backspace或者Delete,是把前面标记的和主题、观点最相关的素材留着,同时标出哪些超过100字的段落可以替换成图表、图片、流程图等可视化表达形式,或者直接在文字上简化表述。


先不用替换,标记一下就行,或者放到下面的备注框里。



(备注框在这里。备注框的主要作用是提词器,放映时电脑屏幕前的你能看见但看大屏幕的观众看不见备注内容。)


另外,如果全程都是直接在PPT上完成的话,进行这一步前记得另存为一份PPT,这样自己可以放开了删,因为即便删错了还有备份。


5、可视化表达


对于需要可视化表达的内容,可以找素材了。


但作为汇报、培训需要特别去找的可视化素材的种类十分常见,基本不需要特别去找。


PPT里自带的形状、表格、图表、流程图往往足够用了。


最需要的其实是统一配色、排列有序。下面讲几个实用的可视化表达的技巧。



变好看的实用技巧


1、字体


中文统一用微软雅黑,英文统一用Times New Roman或统一用微软雅黑。


因为放映效果清晰、气质端庄得体。


如果一定要多几种字体,尽量不要超过三种。


商务宣传、路演可能需要多种字体,这里一并推荐一个字体获取网站,下载后双击自动完成安装:http://www.sozi.cn/


2、色系


整套PPT用到的颜色3-5种为宜,一页里尽量不要超过3种。


有个取巧的方法,从自己公司logo上找主色调与配色。


推荐个PPT自带的工具:取色笔。



(任何一个选颜色位置的下拉菜单都有,单击一下取色笔,然后就可以取PPT页面上任何位置的颜色了)


把公司logo的图片复制或者截图粘贴到PPT页面,然后点取色笔,取下色,下次用的时候可以从颜色使用记录里选。


整体而言,配色应该明度偏低(就是不要太亮眼),会有严谨高级感。


这里再推荐3个配色网站:


【已经配好】https://colorhunt.co/

【单击演示配色效果】https://www.materialpalette.com/

【渐变色】https://uigradients.com/#PurpleLove


3、配图


不要用3D小人,多位PPT培训讲师强调过,这种Windows XP年代的配图是对整套PPT格调的降维打击。


少用照片大图,如果是做背景图片,但色彩艳丽,建议用蒙版。


蒙版就是一个半透明的有色矩形,真的是蒙了块半透明的板。



下图是不用蒙版与使用蒙版的对比图,商务气息出来了有没有?



4、形状


形状竟是最最最实用、好用的可视化工具。


形状的主要作用是引导视线、划分区域两种。



上图中两个蓝色的小边角是用来讲事先集中在中间文字的,“01”与“协议分类”之间的竖线用来划分区域。如果没有这些形状、线条,会是下面这样子的:



是不是差点意思?


让形状显得高级的一个办法是:调成半透明。最好选为“无边框”。


然后用线条润物细无声地划一道,用于划分区域。


5、其他要点


对齐、对齐、对齐!这是PPT好看的核心要素。


2016版PPT已经在你拖拉对齐形状时,会自动弹出对齐引导线了,非常贴心,值得升级。另外,各版本PPT自带的对齐工具也很实用。



(选中需要对其的对象,上面会出现“格式”选项卡,在其中选择“对齐”类型)


能用图表的不用表格,能用表格的不用文字。图表、表格尽量不要再在页面里配文字,放备注里即可,放映时自己看看足够了,这样画面简洁,还能吸引读者注意力。


不建议用动画。因为这在汇报和培训的场景里很不严肃。如果要实现强调等表达目的,黑体加粗+演讲时自行强调效果更好,这样更能吸引听者关注。


每页加粗的字数能少则少,能加粗关键词的不要加粗关键句。


以上是授人以渔的部分,下面我希望还能授人以鱼,推荐一些做PPT的实用工具包。



PPT事半功倍工具推荐


1、iSlide


PPT一条龙服务工作,部分功能收费,但免费功能已经非常够用了。



这个小插件可以到iSlide的官网直接下载:https://www.islide.cc/


2、图标获取


图标是个极实用的东西,也能无声无息得提升PPT的美感。



推荐三个免费获取图标的网站。

【阿里巴巴图标库】https://www.iconfont.cn/

【一个国外的图标库】https://www.flaticon.com/

【极简图标库】https://www.materialpalette.com/icons

当然上面的islide里面也有,免费使用。


3、图片


这类网站其实非常多,推荐几个设计工作的朋友分享我的:


(1)可商用无版权费

https://www.pexels.com/zh-cn/

http://source.pixite.co/

https://unsplash.com/images

https://mystock.themeisle.com/

https://kaboompics.com/

除了第一个都是外文网站,但图的质量很高。


(2)通过颜色找图

https://visualhunt.com/

可以和PPT的色系正相合。


搜图片的时候尽量用单词、关键词,尽量少用百度图片。


4、图片处理


其实PPT自己的图片处理工具基本够用。


常用的是裁剪和选择透明色(比如让白色变透明,和其他图片搭配)。


但领导同事发来的活动照片,有时个头太大,需要无损压缩,这三个网站任一一个都可:

https://zhitu.isux.us/

https://tinypng.com/

https://www.tuhaokuai.com/



文章最后,希望上面的分享能让大家做PPT时事半功倍。如有任何疑问,欢迎在留言区提出,让作者后续写出更符合大家需求的文章。


如果觉得本文有用,还奢求一个“在看”或“点赞”,您的点滴鼓励与支持是作者努力创作更优质内容的巨大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