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茜老师在我们的粉丝群里发出了一页展示图的PPT动画效果,一些粉丝问小茜老师是如何做出来的。我们当时并未回复,原因是这种问题在群聊里无法说清楚,所以干脆就写了这篇推文来说明。

首先我们看看这张PPT的效果:

这张ppt通常用来为学生分析事物结构,把每一部分做成强调的效果使结构变得更加清晰,方便学生理解。


制作流程

我们现在就直接把这一页PPT的制作流程剖析给大家看:

1.要分析这头大象,我们就要先把它“肢解”掉,可以用PS把图片中大象的身体部分剪切开。

你只需要使用套索工具在原图上圈出所需的部分:

由于我们使用的素材本身就是不带背景的PNG格式,所以我们并不需要特别精准的轮廓,大概圈出来即可。然后按Ctrl+N,选择剪贴板,“背景内容”选择“透明”。

这时候,PS会根据你用套索工具圈出的范围,为你匹配一个相等分辨率的新画板。我们直接按Ctrl+V就可以把这一部分图像粘贴在新画板上。

然后按Ctrl+S把这一部分保存成PNG格式即可获得分解出来的部分。

你可以用这种方法做出大象身体的各个部分:

然后就可以去PPT里制作动画了。

2.打开PPT,直接潇洒地Ctrl+A再按DEL删除新页面上所有的素材,得到一张空白页。

接着挑选你自己喜欢的背景图片,并且插入大象的原图:

3.接下来,在页面左侧做出一列大象身体的文本说明,为了整齐,我们应该保持这些文本间距一致:

4.把大象身体的各个部分图片也拖进PPT页面,在“图片格式”页签中调整重新着色。以鼻子为例:

拖入鼻子部分的PNG图;

点击“图片格式”页签中的“颜色”,在“重新着色”里面选择淡蓝色。

然后把重新着色的鼻子调整大小,覆盖在原图上:

5.画一个箭头,你可以在“插入”页签下的“形状”菜单中找到这些箭头。我们在制作的时候用的是“肘形箭头”

把箭头从鼻子的部分引向对应的文字说明:

6.注入灵魂——添加动画

选择鼻子,然后在“动画”页签依次为其添加“进入/淡化”、接着点击“添加动画按钮”

点击 “强调/脉冲”、再次点击“添加动画”加入“退出/淡化”效果。

然后在右侧动画窗格中做一个小调整,让脉冲动画和退出淡化动画同时进行。右键点击脉冲动画,在弹出的菜单中选择“从上一项开始”。再把消失的动画改成从“上一项之后开始”。

下面我们选择肘形箭头图形,为它添加一个“擦除”的动画,效果改为“自右侧”,触发方式改为“从上一项开始”。这样得到的效果就是,蓝色的大象鼻子也功成身退之后,箭头也就出来了。

最后选择“鼻子”的文本框,为它添加一个“飞入”的动画,效果改为“自左侧”,触发方式改为“从上一项开始”。

这里要调整一下飞入动画的时间,点击飞入动画。点击“计时”:

选择“快速1秒”:

然后再点击左侧的效果按钮:

弹跳结束时间设置为0.8秒,就可以了。

效果展示

做完之后,效果如下:

到此为止,鼻子这一部分的动画效果就做好了。其余部分,参照鼻子即可。

恭喜你,学会了一种ppt新技能,快去试试吧!

如果你想看看原版的这页ppt,或者想找到一套乐高课件母版,可以从以下链接下载,好好学习,走上机器人老师的进阶之路。

下载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VsljjVBrjnztFWTyIAO5aQ

提取码: pf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