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期基础知识的文章,我们分享了理解内容的重要性,按照PPT的制作逻辑,内容理解完就要着手设计了
很多人关心的PPT排版问题要留到下一期分享,这次我们先聊聊PPT设计方向的问题
或多或少,大家在做PPT的时候都收到过这样的要求,要把内容可视化呈现
那么,到底什么是可视化呢
概括来说,就是把抽象的文字转化为较为具象的图像信息
再简单一点,就是把文字图像化
举个例子,比如说表情包
形容对某件事或某些奇葩行为感到困惑不解,不能认同,甚至轻视,你可能要用很多语言去描述,但一张问号脸,足以表达‘惊讶’‘疑惑’‘不解’‘反对’等等信息
这就是可视化
理解了基本的逻辑,就有了方向,有了方向还不够,还要有具体的方法
在PPT中,想做到内容的可视化,我自己粗略的总结了一下,大概是四个方法
01:添加图标
02:运用图表
03:借用图片
04:逻辑图形化
什么意思呢,我们通过几个案例来理解一下
01:添加图标
这是一段普普通通的谁也不愿意读的文字内容
我们根据上一期基础课的知识,把文案处理一下
先分段,再提炼小标题
按照内容的逻辑去并列排版就可以了
这时候,添加一个小图标
这就是文字图像化的过程
当然,这是比较简单的,常用于各大模板当中
02:运用图表
古语说的好,文不如表、表不如图
先看一个简单的,表格的运用
我们幼儿园的时候都学过,表格的作用就是‘合并同类项’
这段内容里,两部分都包含了“场景”“优点”‘亮点’和‘待优化’
利用表格,把重复的内容合并起来,内容会变得更加清晰和有对比性
简单吧~
再说下图表
很多人遇到图表都很头疼,要不么会做,要么做的丑
关于表格的分类用法和优化思路,我写过两篇文章分享过,有需要的可以爬楼看一下,或者私聊找我要一下
今天,我们只讲方向
上一篇文章里,我举过这个例子
对于这类的数据,可视化的方向就是用图表去表现
而且,表现数据的变化,图表是最有用的工具了
比如说,两组数据的对比
利用柱状图,可以清晰明了的显示出相同月份不同年份的数值差异
还有不同类别的数值差异
03:结用图片
文不如表后面还有一句话,‘表不如图’,图片就是把内容场景化,给内容搭建一个场景,让人能够沉浸进去,加深理解
比如说这一页
给封面加上一张想关联的图片,是不是更有利于表现内容了
再看一个案例
很多人对碰碰车这类的项目都有一个粗浅的认识,但既然是介绍项目,那显然是有一些实景图片更有说服力
顺便还解决了内容少,页面单薄的问题
这里再提醒一下,图片一定要和内容有关联性
尤其套模板的时候,很多人觉得图文并茂好看,模板里的图片都保留了,但却跟内容毫无关联,我曾经见过一位大师,在一份中药接受的PPT里配了一张埃菲尔斜塔的图片
好看是很好看,搞笑是真搞笑
大家不要犯这种低级错误
04:逻辑图形化
逻辑,就是内容与内容之间的关系,把这层关系用图形化的形式表现出来
但,我们在做PPT的时候,涉及的内容多种多样,一两个案例讲不明白,给大家放几个参考,方便大家理解大概的方向
比如说,用于表现层级关系的架构图
用于表现共同点的韦恩图
突出对比关系
展现相互作用
以及以前讲过的,展现步骤的流程图
表现时间或者递进关系的时间轴
表现层级和递进的金字塔结构
除此之外,还有甘特图、树状图、鱼骨图等等
分别应用于不同的内容之中
这就是我们这次要分享的知识点
理解完内容以后用适合的方式去表现它,这就是PPT的可视化呈现
关注我,一起学习PPT
下期再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