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生动的PPT课件应当是有交互的,且能调动起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特别是面对低年级孩子,最好做到教师乐教、学生乐学。
其实,PPT有着很强大的功能,可以实现很多意想不到的互动效果,只不过很多隐藏技巧老师们并没发现。我曾在《传统节日》这一课件里,利用PPT自带功能设计了“击鼓传花”环节,让课件“动”起来。下面我就来分享一下“击鼓传花”的制作方法和技巧。
PPT版“击鼓传花”制作步骤
1. 插入所需要的图片资源(可以在101教育PPT的“搜索栏”里输入关键词查找图片)。按自己的设想调整图片大小,摆放位置。
2. 先选中小红花,选择动画-自定义动画。
3. 把小红花按“添加效果-动作路径-绘制自定义路径-自由曲线”步骤操作,按自己预想的路径设置小红花动作轨迹。
4. 点开图片1下拉菜单,选择“效果选项”,在“自定义路径”里选择“声音”下拉菜单“其它声音…”添加自己需要的声音(格式为WAV)。
5. 打开“插入-形状”选择自己喜欢的形状插入。
6. 设置形状格式。
7. 输入文字,设置文字格式。
8. 设置形状动作:选中形状,添加效果-进入-出现。
9. 设置问题和红花动作的顺序,选择“从上一项之后开始”。
10. 设置红花“退出”动作-“消失”。
11. 插入第二朵红花,设置“出现”。
12. 设置红花1“消失”和红花2“出现”动作为“从上一项开始“。
13. 重复红花1操作步骤设置红花2、3动作路径。
14. 设置超链接,链接到本文档中的页面。
这样,一个PPT版的“击鼓传花”就制作完成啦!老师们还可以举一反三,用上以上操作步骤设计不用的互动环节。
PPT看似复杂,其实很多操作非常简单易学,只要肯下功夫,每个老师的课件都能动起来,让你的语文课堂其乐无穷。
作者介绍
徐春玲
河北省廊坊市文安县第四小学教师
全国中小学百佳学术研究带头人
曾参与廊坊市教育教学信息化大赛课件项目评审工作。指导的微视频《家风故事》在2018年少年传承中华传统美德微视频作品展播中获指导奖;指导的创意微拍1+1《照相机的发展史》获廊坊市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