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小白经常遇到这样的状况:老板让汇报最近的工作进展情况,小白战战兢兢收集了各种信息,整理出一篇详尽的报告,熬了几个通宵作出汇报PPT,想在汇报会上有个精彩的表现,让老板记住自己。可是实际情况是:你洋洋洒洒说了几分钟,老板不耐烦地打断,问起具体的问题,小白支支吾吾又答不到点子上,最后老板的问题没有得到有效的回答,小白熬了几夜完成的报告,不但没得到领导的赏识,反倒让领导产生了方案,问题出在哪呢?
问题就在于你提供的信息与老板想知道的问题,根本就不是同一类!《麦肯锡教我的写作武器》这本书中将信息分为三种:
信息的种类
老板想要的是“评价信息”,而你提供的却是源源不断的记述信息,信息种类完全不同,你之前做的都是无用功,只能白挨骂。所以,提高写作能力不是作家的专属,而是每个职场人士必备的技能。如何写出有说服力的报告?答案尽在《麦肯锡教我的写作武器》。
01 写出有逻辑报告的核心技巧:金字塔结构
盖房子要有“设计图”,写报告也要有设计图——金字塔结构。自上而下,依次是塔尖——最想传达的信息(主要信息)、塔身——每一章的信息(关键信息)以及构成章的分段信息(次要信息)。在写作报告时,你的主张就是主要信息,你的根据就是关键信息,如果报告需要简短,那么只需要这两层即可,如果报告需要详尽说明,就可以多想出一些次要信息,“次”的越多,报告的范围就越广。
根据结构可以将金字塔分为两种类型:并列型和直列型。
并列型中每个下层信息都是相互独立的,都与上层信息直接联系。上下层之间关系较强,而下层信息之间横向关系较弱。
并列型金字塔结构
直列型与并列型的区别在于下层信息之间的横向关系较强。
直列型金字塔结构
根据金字塔结构,在写报告时如果内容很长,要把主要摘要放在报告的最前面,让读者通过阅读主要摘要,对报告的整体脉络有所了解,再阅读内容时就可以减轻负担,以免冗长的文本分散了读者的注意力,避免抓不住重点。
在一份报告中,最适合放五个左右的分段,具体写报告时每个分段间空出一行,可以使阅读更轻松。每个分段前可以加一个标题,显示本分段所要表达的主要信息。如下图所示,就是一个规范的报告样式:
02 写出有说服力报告的关键技巧:SCQOR流程
有了清晰的逻辑结构后,你的报告就很清晰了,但是想要打动老板或者客户,你还需要在说服力方面下功夫:如何让你的报告有故事力?就可以用到故事展开流程:SCQOR。
故事流程思维导图
这里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开场紧凑
二是过程精彩
三是结尾简洁有力
03 写出打动人心报告的高明技巧:巧用心理学技巧
结合上述写报告的方法和技巧,高明的写作者还需要善用心理学技巧。
一是消除信息接收者的戒备心。
这里可以将SCQOR流程原理中的R提前,也就是一开始就传达包含结论的整体摘要,用这种由上而下、结论先行的方式,可以减轻接收者的负担,一开始就让接收者明确信息传达者的意图,接收者不必烦恼传递者最终会朝着什么方向进行。就可以放下“戒备心”,安心地听取细节说明。
二是“大价钱”要有高回报,教我赚钱不如教我如何规避损失。
如果顾客花了钱,只达到了恢复原状的目的,顾客还会愿意买单吗?一定要能够解决对方的重大问题,顾客才会心甘情愿的买单。且在解决问题上,提出积极内容:比如能赚一百万,不如教他如何规避损失一百万,更让客户有兴趣。
三是提案对象是上级高层,要加入追求理想要素。
如果你提供给上层的是一份恢复原状的报告,上级虽然会觉得“改善不良状态是理所当然的事”,但他们还会有更多期待:还有没有其他更有前瞻性的东西?此时,你不能固执的坚守自己的认知,而是应该站在对方的立场去思考,才能设计出与对方“同频”的报告,也就是可以产生认同感、共鸣感的报告,才会达到预期的效果。
学会了上述三个步骤,并不断应用到实践,相信你也能写出好报告。下一次,当你作出精彩的报告,收获了顾客的大单,你就会体验到写作能力的提高对于工作的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