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各位木友们好呀,我是小木。
我经常能听到一种说法:PPT做不好,主要是因为自己没学过设计。
我个人认为:以上这个说法既是对的,也是错的。
之所以这么说,主要有两个原因:
第一、做PPT的最大意义在于:把信息传递给受众。只要你能把这点做好,你的PPT就不算是失败的。
第二、对PPT页面进行设计,主要是为了让信息的传递能变得更高效、准确,让页面变得美观只是“顺便”的事情。
简单来说,评价一份PPT的好坏,不能单看美不美观,还要看其中的信息容不容易被理解。
“注重设计,忽视内容”不可取
我接触过数百个PPT客户、上千个PPT学员,大部分人问我的第一个问题就是:
——我该怎么做出高大上、国际范的PPT?
这反映出绝大多数人对PPT的认识都很肤浅,他们所认为的好的PPT,就应该拥有各种炫酷的元素、出众的配色、创意惊人的版式:
他们觉得自己之所以做不好PPT,只是因为自己不懂设计,不会各种设计软件,做不出这些炫酷的效果而已。
其实,所有他们看到的那些很炫酷的效果,只不过是技巧层面的东西,剔除这些复杂元素的影响后,其实他们真正看到的是这样有规律的简单版面:
也就是说,一页真正优秀的PPT,除了版面美观以外,它必定还是一页阅读起来很舒适、很流畅的PPT。
正是那些符合人类阅读习惯(从左到右、从上到下)、顺应人类心理预期(同类相聚、异类相斥)的排版,才让你最终产生了“某页PPT看着真舒服”的感觉。
所以,无论是自己做PPT还是看别人的PPT,你该注重的不应该只是那些表面的炫酷效果,真正值得你深入思考的问题是:
——这样排版内容,观众阅读起来顺畅、舒适吗?
不一定要懂得复杂的技巧,才能做出看着舒服的PPT
虽然我平常会在公众号里教大家很多设计PPT的技巧,但我自己在日常工作中做的PPT其实大部分都长这个样子:
这种PPT比起普通人嘴里的“高大上”的PPT,它的风格虽然简单得令人发指,但它的【阅读效率】却是最高的。
因为在如此简单的白纸黑字的页面上,观众除了把注意力交给文字以外,实在没有别的元素能分他们的心了…
另外,由于这种PPT的信息层级很分明,所以它也拥有很好的【阅读舒适度】。
作为一个排版者,你要知道,人类在阅读时,他们喜欢看到标题:
他们喜欢看到信息被有序地归类:
他们喜欢阅读视线畅通无阻:
好了,现在我问你:做一个这样的PPT,需要你“精通设计”,需要你会那些花里胡哨的“技巧”吗?
完全不需要,你真正需要的只不过是小学就学过的【文案整理能力】而已。
1)总结概括——提炼主题,总结出PPT标题,并让其与正文区别开来:
2)信息归类——不同的内容归于不同的模块,模块之间应保持间距:
3)逻辑分明——根据阅读顺序,将模块按照“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的规律来排版:
只要你能掌握以上这些整理文案的能力,你做出来的PPT可能达不到“高大上”的要求,但你这个PPT阅读起来一定很舒服。
综上:
懂设计、懂文案,你能做出高大上的PPT;
不懂设计、懂文案,你能做出合格的PPT;
不懂设计、不懂文案…建议放弃治疗…
再贱…
本文由公众号“跟我学个P”首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