咔片PPT · AI自动生成演示文稿,模板丰富、排版精美 讯飞智文 · 一键生成PPT和Word,高效应对学习与办公

2月25日,精力充沛的老邹举办了两场活动。一场骨科论坛,和他的科学家朋友华山论剑;一场足球赛事,和他的医学校友球场争霸。

论坛和球赛在老邹眼里,应该同等重要

自信的“蛮子”

“我今天上场仅仅25分钟就进了两个球,尤其是临近结束时还进了一个,用我的左脚”。这就是老邹。他在回味着他下午球赛表现的如何优秀,他说,早知他去抢同学老曹的位置,老曹那支队就不至于输了比赛。

这应该是进球后的开心?

“你又要比肩梅西、C罗了”,有声音调侃,他一本正经回答说,“那没有。”刚以为他要谦虚一下,接着却是话锋一转:“我是苏格拉底。你听不懂了吧”。苏格拉底是巴西球员,是一名医生、博士,旁边的医学校友师弟解释着。师弟继续道,“在我的心目中,最厉害的还是邹老师,邹老师身体条件好,球技佳”。“对,我头球也很厉害的”,老邹接过话来,丝毫没有不违和感。

因仅参战25分钟进了2个球,他昨天获得了一个全场最佳射手奖。听到主持人报出他的名字,他雀跃着上台,对,雀跃,动词。他抱着奖杯,宝贝地不得了,下台藏在身后,生怕有人打劫。

穿得这么正式领奖,足以表示重视

所以,老邹踢球有多厉害?60岁的年龄,绿茵场上,奔跑地像个少年。老曹说,他即使摔倒,也坚持不下场。没人敢说他,花甲之年,还是个不要命的少年。与其说厉害,不如说深染踢球的“毒瘾”有多重?即使感染新冠的当周,也坚持要去,哪怕只是看看,过过眼瘾。感染新冠的次周,眼瘾已经满足不了,无论老曹如何语重心长相劝,让他在一旁观战,等点球时再上去过过脚隐。他说,“不能听老曹的,哪怕带着救心丸和AED,也要踢”。没错,他还是童年的那个“蛮子”。

他的梦想,说简单不简单,就是希望能这样一直踢到70岁。

老邹的厉害与执着不仅体现在踢球,他在校友心目中,从皮囊到才华,那是都不可能找到短板的。他在群里发一张模模糊糊的图片,一张看不懂的英文截图,亦或是一张不知所云的PPT,底下都会齐刷刷地出现“帅气的邹师兄”、“邹师兄真帅”、“邹师兄优秀”……等诸如此类的夸赞。每当此时,总有个不合时宜的声音,“你们怎么从一张模模糊糊的截图中看出了帅气?”“你们又是从英文截图里看懂了什么,从而得出了优秀的结论”……这样不合时宜的声音很快淹没在一群夸赞中,而发出这个声音的人,也常常被老邹的忠粉们质问地赶紧溜走。感受到众星捧月的老邹越发自信,他偶尔自拍发在群里,大概是自己看着,都被镜子里的大师兄那份独有的帅气折服了。在工作中,老邹自认为很低调,但末尾还要强调一句,“尽管我在医院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一本正经的样子让人有点不习惯

插科打诨不过是日常生活的调剂,老邹在专业领域上还是造诣非凡(其实我也不知道是不是非凡)。年轻时四处求学,一度跨越半个地球,只为“师夷长技”造福更多国人。忙碌的老邹,经常晚上两三点钟睡,有时因为手术,有时因为论文,有时因为过期饮料,有时仅因为参与群聊……但无论如何,第二天早上八点前,他会神奇地出现在医院或是各种学术活动中,他说,他可以连续一周每晚只睡两小时,他长了三个脑袋,根据每天不同的工作切换。

哦,上个月体检,老邹告诉大家,体检出30多岁的结果。这个结论,大抵不是体检医生下的吧。别人想学习他的养生大法,他用行动诠释,出诊,做手术,搞科研,改论文、训学生,出席各种学术论坛,研究各种我们不知道的东西,以及每周一次的踢球、还有传说中的马拉松和站桩。很重要的,还有抽烟、喝过期饮料、熬夜、聊天以及接受各种概不负责地夸赞(建议谨慎学习)。

拆台的老同学

老曹、保哥、与老邹相识于少年,重逢于中年,相依相伴至今。

80年代的毕业生,大多分配在省内不同的地方。老曹不知道什么时候就在广东行医了,保哥在90年代初就抛弃了江西,老邹更是一度漂洋过海,但最终三人都殊途同归到了广东。

老曹比老邹大一岁,成熟度那就不止一岁了。为了鼓励老邹踢球,他时常夸赞老邹比肩梅西、C罗,这一鼓励,老邹一发不可收拾,生拉硬拽也拉不回来了。令老曹更为头痛的是,老邹还有自我膨胀的趋势,经常没来由就猛夸自己一顿。两人相互拌嘴,偶尔拆台。昨晚老曹趁老邹不在,进行了严肃认真且掷地有声地批评,认为需要及时钳制住这种趋势。如何钳制?老曹接下来说的是,“我们老邹,人很好,大专家,接地气,一点架子都没有,对每个人都很热情相助”。他说,希望老邹不要干那么多工作,不要那么忙。所以,他们还是相亲相爱的。

老曹认为自己的球技更佳,打比赛是认真的

不知道这是什么戏法,看上去有点厉害

老邹和保哥的缘分更胜一筹。两人兜兜转转,在不惑之年成为同事。一个外科一个麻醉,手术台上,背靠背保护病人的。老邹对保哥盛赞有加,他说,“知道么,我这辈子只认保哥一个官”。论跳舞,他也只认保哥的鬼步舞跳得非同寻常。但唯一令老邹“委屈”的是,保哥太“大牌”了,老邹主刀10几年来,保哥同台亲临屈指可数。保哥要出现,那必须是需保命的手术。这点在他们的师弟老张那里也得到了论证,广州医院里大多麻醉科的医生都出自保哥的科室培训出来。老张说,保哥不仅专业过硬,为人幽默,口才极好。自信的老邹,在斗嘴上,也只有被保哥欺负的份。

彬彬有礼又儒雅的张师兄,口才很好

他们仨,都各有一个女儿,保哥说起女儿,嘴角上扬;老曹说起女儿,温馨感爆棚。而老邹的女儿身在在国外,想起女儿,总是女儿壮着酒胆帮老爸挡酒的画面,开明的家长虽然甚是想念,且仍然选择了放飞。老曹说,“那以后,我的女儿,也是你的女儿”。

还有一个没写到的同学老何,因为他提前撤了

哦,老曹还说,你们上班时间少聊天,多花时间搞事业。应该不是说老邹吧,我看了看对面的梅博士,梅博士面露几分心慌……

这张图有人强行入镜,不说也能猜到是哪个


文/richcolor

图/受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