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而言,正常企业培训有PPT就足够了,但是在此基础上,很多企业也会要求产出讲师手册、学员手册等一系列的配套资料,并将其称之为“课程包”


课程包的形式可以成功实现人课分离,并进一步将隐性经验显性化,以致将好的课程复制到更多场景。

同时,更大程度满足了学员的参与感。因此,锦上添花的课程包,虽然在开发制作时要花费不少时间,但从长远来看,非常值得一做。


有关课程包的构成,并没有严格的标准。虽然有五件套、七件套,或者九件套的说法,但数量并不重要,按需选择即可。

这篇文章,我主要完整介绍课程包九件套的构成、制作方法和技巧。



第一:PPT课件

构成课程包最基本的组件之一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

PPT课件要考虑教学应用场景,并不是字越少越好,图越大越好,需根据实际情景选择。



第二:课程介绍

主要包括课程开发背景、课程目标、培训对象、人数、课时等基本信息,目的是使人快速了解本课程。

除了文字版介绍,还可以辅以一张课程海报,视觉展示效果更佳。


演示模板非广告


第三:教学计划

教学计划通常使用表格的形式展示,是在课程大纲的基础上完成的,本质上是教学的时间轴

通常是把课程大纲、内容类型、时间安排、主要教学方法等整理为一个文档作为完整的教学计划。

如果你想做得更好一些,可以把教学计划做成一张更形象的学习地图



第四:备课导图

通常备课导图并不是课程包的一部分,但在我们的《七步出师:课程设计与开发》课程里,会把备课导图作为必备品。

在课程设计与开发过程中,思维导图能够最大限度地起到梳理课程思路的作用,可编辑的思维导图对于课程的升级迭代更是大有裨益,这一般课程大纲所无法替代的。

所以在最初开发课程时,非常建议保留备课导图的源文件。


第五:讲师手册

讲师手册是课程包的核心组件,要求记录最完整的教学过程,包含讲授内容,每一页PPT的教学时长、教学方法、过渡方式等要素。因此,讲师手册在制作时最为耗时。

一般来说,重要程度高的课程制作讲师手册,需要严格按照逐字标准记录讲课内容,重要程度一般的课程制作讲师手册,只要简要记录教学提示即可。

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调整



可按下面的步骤制作:

首先完成所有PPT页面,然后

选择“另存为”,格式选择“PNG图形”


点击“保存”,选择“所有幻灯片”



然后,所有PPT页面会以独立图片的形式存到电脑文件夹里。


打开讲师手册Word模板,右键图片选择“更改图片”-“来自文件”

然后选中刚才文件夹里面的PPT图片。此时可以直接在word里修改文字内容。


之后重复步骤,直到所有图片被添加。

讲师手册制作最耗时的还是整理讲解要点,当需要整理非常详细的讲解要点,可以尝试使用语音输入法来提高效率。


第六:学员手册

学员手册可以用于记笔记、复习,以及完成课程配套练习。

精心设计的学员手册,能够给学员提供更好的参与感和体验感,起到辅助教学的作用。


好的学员手册应该有四个特点:

01. 一目了然的课程和学习过程介绍;

02. 重要知识点留白,让学员自己填写;

03. 课程中配套的练习材料、测试题目等,都包含在内;

04. 用于学员延伸阅读的内容。


如果想让学员体验更好,最好单独排版设计。好的学员手册,是要多下功夫的。



第七:配套素材

配套素材主要是课程教学过程可能用到的附加文件,例如视频文件、音频文件等,或者需要演示的WORD文档、Excel文档等。打包放在一个文件夹里。



第八:考试题集


第九:自学材料

与课程相配套,可以提供给学员自学的辅助材料,也可以单独打包放在一起。可以为课程录制一些自学视频课程作为课程包的一部分,这些视频不需要做得多么精美,但往往能够对学员学好课程提供很大帮助。


好了,以上就是课程包的完整构成。PPT课件是最基础而重要的,左膀右臂分别是讲师手册学员手册,这三项属于核心组件。



课程介绍教学计划备课导图,与讲师手册共同构成了课程的传承资料。

配套素材考试题集自学材料,与学员手册共同构成了学员学习的辅助材料。


最后再次提示,课程包是按需设计的,不是东西越多越好。要根据企业实际需要,确定课程包的交付标准。当确定了标准,就需要全力以赴、认真仔细地完成。

完成了课程包,才算完成了完整的课程作品。


更多

更多的萃取相关经验见解或职场资料

私信回复“更多”获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