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T做的丑,快看看有没有踩到这些“误区”(上)

很多人尤其初学者,在初学做PPT的时候,觉得学到了很多技能,也看了很多PPT板式和作品,但做出来的效果却达不到预期,原因却说不清楚。

很有可能,你是踩到了PPT的制作误区

我把从学习制作PPT到现在碰到的一些错误总结了一下,快来看看你有没有也中过招吧

为了方便理解,我把这些错误划分了一下类别

为了提升阅读体验,方便大家记住问题,这16个误区咱们分上下两篇讲解

今天先将前面8个基础的

01:首行文字缩进

我们在用word文档的时候,为了区分段落,经常会使用段落首行缩进两个字符,就像这样

但PPT里不存在这个问题,首先PPT不提倡大段的文字阐述,段落间距要远远大于行间距,已经在视觉上进行了划分,而且,PPT我习惯这种大段文字提炼小标题,起到突出重点的作用,改变标题的字体和颜色的同时,也起到了分段的作用

不需要多高的设计技巧,对比起来也要比首行缩进的页面要清晰很多

02:文字间距使用错误

PPT正文的行间距并没有标准的数值,可以根据页面的需要自行调整,但正文的行间距一般设置在1.2-1.5之间,阅读起来效果更好

03:艺术字体乱入

很多同学萌学会了一些PPT技巧以后,都会迫不及待的用的实际操作中,我之前也犯过这种错误,比如说,得到一款艺术字体,就不分场合的运用起来,但实际效果嘛,大家可以看一下对比图

还是让艺术字体去它该去的地方吧

04:文字拉满PPT,阅读困难

为什么不建议文字拉满,大多数PPT的阅读习惯是从左至右,或者是视觉焦点在中间,尤其是现在PPT的比例扁平化以后,加上屏幕越来越大,,我们的视觉焦点跟随这PPT从左到右走一遍的话还是多多少少会疲劳的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栏宽设置的越短,阅读的疲劳度越低

05:滥用图片填充

我写这篇文章主要就是要说这个问题

我在某些平台上看过某些老师的教学演示,很多人把图片填充到色块里当成一个高大上的技巧来讲,我并不是是这些老师们教的方法是错误的,但它绝对不是适合所有的图片的

比如说比例固定的图

大家可以看到,把左侧的图片填充到右侧的圆形色块中,人物的比例变了

这个时候,如果我们要图片的原有比例,就要讲选择将图片平铺为纹理,然后一点一点的调整偏移百分比

这是前期尝试过几次,在有了一个大概比例的基础上,还要不断的调整细节

如果是比例很严谨的图片呢,你很难调整的100%准确

我们明明可以有更好的方法

那就是用布尔运算里面的相交来裁剪图片

先选中图片,再选中形状,选择【格式】,然后选择【合并形状】,点击【相交】

不过,布尔运算在2013以上的版本中才有,其他的版本可以尝试在菜单栏的【文件】中选择【选项】,点击【自定义功能区】

在自定义功能区左部,从下列位置选择命令中选择“不在功能区中的命令”,然后找到“组合形状”命令,此时点击“添加”,即添加到刚创建的“图像组合按钮”里面。然后点击确定即可

2010版本亲测是有效的,其它版本大家可以尝试一下

06:图文关联性差

这个问题主要针对的是模板的使用,很多时候我们看到一页很好看的图文排版页,直接替换文字内容就拿来用了

但这时候我们发现,有的图片质量确实不错,但和文字内容是没啥关联的

这个时候千万千万要把图片替换成跟我们内容有关联的,不要为了设计而去设计

07:图片质量差

这个不用过多解释,PPT里尽量少用分辨率低、图片比例不对、颜色和我们的主题色不符合的图片

找一张分辨率比较高的图,效果马上不一样了

08:图片干扰文字

做PPT的时候一定要适当的留白,不要把页面摆放的那么满,页面要有“呼吸感”。

而且,图片和内容的颜色要有鲜明的对比,不要干扰到内容

遇到这样的情况,我们可以换一张有留白的图

如果真的很钟意这张图的话,也可以给整个图片或者图片的局部增加一层半透明的色块作为遮罩,也就是常说的“蒙版”。

好了,今天的内容就这么多

我们下期再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