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工作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制作PPT汇报材料,有的是给领导的工作汇报,有的是给客户的解决方案,也有的是参展参会的宣传材料,总之,五花八门,都离不开PPT。
与此同时,我们面临更多的则是,被领导批评PPT没逻辑,PPT设计不够美感,PPT调性不符合客户要求……
那么,今天我来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PPT逻辑上的经验,只需掌握这三个黄金思维,足够让老板闭嘴,不再挑刺!
1.金字塔PPT思维
金字塔PPT逻辑,是我们在PPT中最常用的形式,简单来说就是“总分”结构。如下图:
这种逻辑简单易懂,很多的产品介绍或者产品发布会,都是采用的这种逻辑。
这种逻辑,首先有个论点,然后需要有几个论据作为支撑,再针对每个论据分别做详细材料支撑。简单来说,就是层层嵌套。
那么来说说这种结构的缺点及注意事项:
首先,这个逻辑虽然对PPT制作者比较友好,但是要求制作者具有高度总结和归纳的能力,一旦总结不到位或归类错误,就容易给客户或领导逻辑混乱的感受;
其次,一般来说不要超过4个点,根据大量经验,一旦超过4个点,观众几乎是记不住的,所以,最好3个点即可。
2.三环黄金PPT思维
这个逻辑,与我们常规的思维是相反的。很多的思维方式都是做什么、如何做,再到为什么这么做,而三环黄金逻辑则恰恰相反。
这里举个例子,比如介绍一家公司:
(1)为什么要做这样一家企业?
A、大量人们存在这样的需求;
B、当前存在的企业,无法满足或者较好的满足人们的需求;
C、我们希望能够满足用户需求,给用户良好的体验,或者满足用户对某些事情的想象。
(2)如何做这家企业?
A、我们研发了一套智能系统;
B、我们整合了一些资源。
(3)我们为用户提供了哪些服务及特点?
A、我们的服务能够满足用户XXX需求;
B、我们的服务更高效;
C、我们的服务体验更好。
聊到这里,相信大家对这个逻辑已经比较熟悉了。那么在什么情况下,用这套逻辑效果比较好呢?
我认为,在需要向客户或合作伙伴讲故事的时候,可以采用这种模式,尤其是大家都对这件事的看法基本一致的时候,这种逻辑会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3.PPT按时间线来组织
顾名思义,就是按照时间线来表达自己的PPT内容。如下图:
这个逻辑多用于企业发展史,或者某件事的发展脉络。通过这种表达,可以清晰地让客户或领导清楚时间的前因后果,让其对整个事件有个全面的认知。
再来说说这个结构的注意事项:
这种结构不太适合那些时间跨度较长的事件,若要使用,就得需要PPT制作者对事件进行重点提炼,而非每个时间点都展示出来。同时,建议按照“过去-现在-未来”这个逻辑去讲述。
比如某家企业的宣传册:
(1)过去:过去5年,我们是如何发展起来的?
(2)现在:我们如何应对当前市场的?
(3)未来:我们将如何转型,转型方向是怎样的?
以上就是PPT制作逻辑的三种黄金思维,你掌握了吗?
写在最后
对于不同场景,具体选用哪一种思维,需要因地制宜,我们要从所要演讲的本身内容出发,但万变不离其宗,希望这几种结构能够给你带来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