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按:在PPT中使用线框,可以提升PPT的设计感,也可以制作穿插效果和聚焦观众的视线。今天,小编就教大家如何巧妙地使用线框去实现这3大作用。

图1

在PPT制作过程中,很少有人会将线框作为装饰。

那么,线框在PPT中有什么作用?又是如何制作特殊效果的呢?

这里,P小白就带领大家一起探寻PPT线框的使用方法。

01 线框的作用

线框的作用总体来说有3种:穿插效果、聚焦中心、提升设计感。其中穿插效果和聚焦中心的效果用的比较多,也较为常见。

图2

图3

图4

通过以上的案例,我们能够发现一个规律:线框的磅值较大,即边框较粗,越容易吸引眼球,让视线集中

这也是穿插效果和聚焦效果的共同特点之一。

既然知道了线框的共性,那么线框在PPT运用过程中有哪些实例呢?


02 PPT运用实例

运用线框使视线集中在中心区域。

这种做法在PPT封面制作过程中十分常见,文字水平居中虽然能让人一眼看见,但是会缺乏基本的平衡感,所以这个时候加上边框这一修饰物能很好地提高PPT页面的逼格。

图5

图6

图7

图8

当然,对线框的运用不仅仅局限于居中对齐这一块,还有很多高级的玩法,比如文本左对齐、添加蒙版等同样能达到聚焦的效果。

图9

图10

线框除了用于聚焦中心,还可用于人物穿插。

图11

图12

所以,在PPT制作过程中,线框是有很多用途的,是不少PPT设计者在设计PPT时喜欢添加的一大元素。

总结一下:

1.线框常用在PPT封面或者人物介绍中,可以聚焦中心或者提高设计感。

2.线框常用的方法:聚焦中心和人物穿插。


03 人物穿插效果如何制作

相信到这里,很多小伙伴可能会对如何制作穿插效果感到好奇,如何让人物独立于线框,人物具有立体感的呢?首先,我们首先,需要有一张已经抠好的png文件;

其次,文本需要编排好,做好这些准备后,才进行下一步的操作。

不要眨眼睛,这里我给大家逐一讲解:

图13

单一的人物配上文字,总感觉缺乏设计感,页面看起来太单调,这个时候可以考虑添加上线框。

图14

①点击“插入”/“形状”,选择插入矩形,在页面拖拽出一个矩形,刚好能够覆盖人物的上半身部分和文字。

图15

②选中“矩形色块”。点击鼠标右键,出现“设置形状格式”;

③单击“设置形状格式”/“填充”,选择“无填充”;

图16

④单击“线条”,在线条主栏修改颜色及宽度:宽度改为5磅;

⑤选中线框,单击鼠标右键,出现“置于底层”菜单命令,选择“置于底层”菜单命令即可;

图17

⑥点击“插入”/“形状”,选择“线条”中的“直线”后,按shift画出一条直线;

图18

⑦选中“线条”,单击鼠标右键,出现“设置形状格式”菜单命令;

⑧单击“设置形状格式命令”/“线条”,设置线条的颜色磅值调为上一步设置的线框值;

图19

⑨将线条拖到人物的合适位置,即完成人物穿插效果。(当然也可以从人物入手,通过复制两层加裁剪达到最终效果,这里我们后期再讲)

总结一下:

1.PPT人物穿插效果主要运用的是叠加的原理:线框+人物+线条,从而达到最终的穿插效果,同样的,举一反三的思维,也可以是人物+线框+人物部分,同样达到相同的效果。

2.穿插部分适用于已经扣好的png文件,否则背景会对制作产生影响。

好了,这一期我们就到这里,咱们下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