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这是个好时代,因为大家的包容心很强;有人说这是个不好的时代,因为大家都觉得职场危机很大;也有人说这是个不好不坏的时代,因为外部对自己的影响也不大。用模板搞定PPT的人来说,内容为王的时代感很遥远,他们强调PPT的颜值,对喜好文字的来说,一直秉承内容为王,颜值不是他们所看重的;对于中间的人,他们强调是平衡或者叫系统,结果才是他们的重点。关于PPT逼格提升策略有:排版四个原则、配色三个原则、结构四个页面、表达的文字艺术、演绎N个模型。是一个系统工程,并不是某个点就能搞定的。今天的主题是文字艺术高级感。

要说文字的高级感,真得从基本文字精炼、主题表达的提炼,风格设计的修炼。需要各位不断的精炼,不断提炼,不断修炼。

文字精炼。

要想文字具有高级感,就在文字描述过程中用词要准确、精炼。比如早上的8点15分,如果换成8点15分有些人就会脑海中盘算是上午还是晚上的8点15分。比如鲁迅先生说我家门口有两棵树,一棵是枣树,另外一棵也是枣树,说的是重复手法,但PPT没有太多的空间。

描述过程要有形象感。很多人在描述风的时候,直接写的是风大,为啥不能直接写头发乱了,心也乱了,路边的树梢也动了。最近网路比较火的视频《如果你要写风,就不要写风》,可以看看里面核心点就是先写眼睛看到的,再写耳朵听到的,最后写心里感受。这也就是事物观察的整个路线。

描述过程要有距离感。就像拍摄电影一样,风高夜黑的夜晚,路上来了骑马的大侠,走近一看戴着斗笠面纱,身上那把宝剑没有出鞘,却能看到那个吊坠,对那就是鬼见愁的标志,难道这位莫非是鬼见愁,客栈门口下马后确认正是鬼见愁。就像镜头从远处拉近,从宏观到微观,从外观到内心。

关于文字提炼,可以看看《舌尖上的中国》的文案,可以复习一下《动物世界》的台词,可以看看广告台词,反复练习,假以时日就会有大的收获。比如我自己100天每天一个主题,最后形成一个自编手册名叫《百日》。

主题提炼。

主题的提炼也和俗话说的那样,杀猪捅屁股各有各的招数。主题和PPT内容编制的过程关系密切。

从上到下法:先确定主题,接着确定内容,接着根据内容确定素材,最后再复核一遍主题与内容的关系。

从下到上法:先根据个人的积累去搜集一些素材,再根据素材确定内容,确定内容后提炼主题,主题提炼完成后再对内容进行梳理。

演绎模型法:首先确定主题,接着确定内容,接着套用模型,寻找相应的素材与资源,最后用主题验证模型。每个模式都不是单一的,或许在某个环节用了其他的方案,可以单蹦也可以组合,也可以重复。模块化组合。就像我们搭积木一样轻松加愉快。

关于主题提炼,可以熟悉一下金字塔原理以及产生的几种沟通模型,有助于从山上到下,从下到上提炼都有所提升。可以熟悉一些演绎模型,在模型选择和使用上得心应手,可以精准表达。比如我会在平时关注一些思维模型相关的内容,整理成了一个思维模型的专题PPT,不会用到方恨少。

风格设计

说到风格设计就得谈谈什么是风格,风格就是作品的最要特征和格调。即样式或者主题。要想让文字高级感,风格都是为文字提供服务的。背景的配合:舒缓心情的文字,再搭配上一些阳光雨露云雾啥的,要表达内心的火热是不是就应该有点海浪沙滩……啥的,不论要表达舒缓还是热情,都是白底黑字加英文字体啥的。图标的配合:在文字或者说内容的前提下选定图形、图标,包括形状配色等。主题的配合:主题是整个PPT的色彩的基调,需要与汇报的标题更加般配,需要与汇报的标题所映射的心情或者需要读者听众心理需要的颜色。

关于风格设计大家可以看看配色相关的书籍,要了解一些视觉冲击的相关知识,也需要了解一下消费心理学相关的理论知识,慢慢的提升。比如我可以会参与了心理疏导相关课程的培训,性格与色彩方面的学习等,可以快速地想定主题对应的色彩。

每次看到各大佬在的跨年晚会上一页PPT只有几个关键词,觉得很炫酷,觉得很有高级感。因为他们每页上的字都是核心,都是提词器上的文字提炼出来的,提词器上的文字已经是艺术加工过的,不信你回看一下雷布斯和余大嘴手机产品推介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