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养猪业是一个充分自由竞争的行业,不是一个暴利、垄断的行业,所以在收入面前,即使这个行业的龙头老大在市场战面前也没有垄断的话语权。猪场有很多的生产指标,包括引种,生产配种,淘汰,人员的定编、物料等方面。那么猪场如何控制成本呢?尤其是在如今市场低迷的情况下,南商农科从以下几个方面跟大家分析一下:
南商农科猪场EPC项目总包项目现场
一、提高能繁母猪年提供的断奶仔猪头数
充分发挥种猪的生产性能,提高种猪的产生能力,才能有效降低生产成本。例如减少母猪的非生产天数;缩短断奶配种的时间;提高母猪的窝产活仔头数;提高公猪精液品质,适时配种
二、降低单位增重的生产成本
1、注重饲料品质,提高饲料转化率。养猪成本中,饲料成本占70%左右,其余为人工、水电费、药费、折旧等。
2、加强疫病控制能力,确保猪群健康。加强免疫接种。落实消毒制度。疫病控制是猪场的生命线。只有健康的猪群,才能达到最好的生长速度和最佳的料肉比,才能有效地降低生产成本。
3、降低环境因素的影响,减少各种应激。高温、低温、有害气体、运输、频繁的接种各种疫苗等各种应激,都会影响猪的抵抗力,造成饲料转化率降低,从而增加成本。
南商农科猪场EPC项目总包项目现场
三、减少生产过程中各种浪费
在养猪生产过程中,无论是散养户或规模化猪场,都普遍存在各种浪费,人为地增加了生产成本。例如饲料的浪费、产房仔猪非正常死亡,比如压死、饿死等;操作不规范,引起病原体感染而造成的损失。如仔猪有剪牙、断尾时消毒不严格等。
四、管理者经营理念的转变
规模化猪场管理者应该将将环境提升为第一要素,将猪种健康状况做为重点,将“预防为主、治疗为辅”转变为“养重于防”,树立科学的“消毒防疫”理念,建立适合自己的《消毒防疫管理规范》,建立严格、科学的消毒防疫制度及标准操作规程。
南商农科猪场EPC项目总包项目现场
结语、关于降低猪场生产成本的一些思考:
猪场要搞好成本控制,稳定生产是最重要的;优化基础群胎龄结构,提高繁殖性能;对处于无效生产期母猪,尽量减少比例与缩短天龄,这是成本控制中非常重要的措施;成本控制必须全员参与,落实到人,激励进步。
总之,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养猪效益,首先是经营理念的转变,因为理念决定行动。充分发挥种猪生产性能,提高饲料质量,降低增重成本,做到产出的最大化和成本的最低化,同时减少生产过程中人为的各种浪费,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控制生产成本,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以上就是可能会猪价市场低迷,规模化猪场如何控制成本?,供您参考。更多养猪设备、养猪知识,养猪资讯,欢迎持续关注“南商农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