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网络
各位爸爸妈妈,你最害怕接到谁的电话呢?想关机,却又不敢关机;不想接,但是又不能不接。真是让人左右为难。
据调查,91%的家长都对突然接到学校老师的告状来电曾经表示出担忧、焦虑、愤怒、烦躁,甚至是恐惧。
做家长的,最怕被老师告状或是被请到学校去,因为,这往往意味着我们的孩子在学校里闯了祸,或者没交作业,或者跟老师顶嘴,或者最近学习成绩明显退步。
有个妈妈的情况比较严重。一天,她正在忙工作,手机突然响了,一看,原来是“班主任”。妈妈为此感到忧心忡忡,工作的事已经够烧脑的了,还不得不接班主任的告状电话,真是烦躁呀!
班主任在电话中说,“你们家孩子多次违反纪律,被学校开除了,你立刻来学校把孩子领回家吧!”
虽然这件事后面解决了,孩子可以继续留在原来的学校上学,但是,从那之后,每当这个妈妈一看到手机上显示出老师的来电,就会紧张到全身发抖。
其实,学校这样做,也是希望能通过家校合作的方式,引导孩子往更好的方向发展。所以,尽管这个来电是个烫手的山芋,爸爸妈妈还是要积极地面对。
那具体该如何做呢?
第一步:把老师的来电设置成——“亲爱的班主任”。
这相当于给自己一个积极的暗示,同时还可以减轻家长对来电的焦虑与恐慌感。
第二步:积极充当老师和孩子间的沟通桥梁。
因为只有让师生间消除了原本的对立情绪,孩子未来在学校的学习才会更顺畅。试想一下,如果某门课的老师经常打电话向家长告状,而在上这门课的时候,这个孩子是不是很难集中注意力去专心听讲呢?
面对老师时,家长可以问:“老师,您有些什么好的建议给我?我在这方面的确有所疏忽。”
而当面对孩子的时候,家长切忌不分青红皂白地训斥,也需要耐心地倾听孩子内心真实的声音。
同时,家长不要在老师和孩子之间传递负面的评价,以免激化矛盾。
例如,不要对孩子说“刚开老师来电话告状,说你上课总是带头说话”。
家长可以尽可能地传递一些正面、积极的信息,比如,对老师说,“孩子在家经常说王老师您讲的课生动有趣”;或对孩子说,“老师夸你上课爱开动脑筋”,等等,这些都有利于消除师生间的对立情绪。
第三步:让孩子知道,他需要勇敢地去跟老师沟通他自己的想法,而非总是依赖爸爸妈妈去帮他解决问题,这其实也培养了孩子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样,将来您在上班的时候,再接到“亲爱的班主任”的电话时,就会很开心,因为这将会是个报喜的电话。
最后,我们一起回顾一下如何有效地应对老师的突然来电呢?
首先,把来电设置成“亲爱的班主任”。
然后,家长积极与老师、孩子沟通,充当桥梁的作用;不要在老师和孩子之间传递负面的评价,以免激化矛盾。
最后,引导孩子勇敢地与老师沟通,因为,这是他的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