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导航:


一、如何培养幼儿的独立性


培养幼儿独立性时,要经常用有效的表扬方式加强行为。

孩子成长需要和谐的环境,因此,幼儿园要为幼儿创设宽松、愉快的环境。幼儿教师要给幼儿营造出一种温暖的“家”的气氛,使幼儿有一种心理上的安全感,愉悦感,这是培养幼儿独立性和自理能力必要的外部条件。2-3岁幼儿自我意识开始萌芽,言语和动作的发展迅速,对周围世界的认知范围扩大。

他们喜欢到处看到处摸索,不要成人抱着,甚至不愿让人拉着手走路。他们已经能够表达自己的意愿,对成年人要求他做的事情,往往会回答不。可是,家长无条件的包办代替,使幼儿形成一种错误认识:什么事情家长都可以帮着干。

培养独立意识

因此,我们要通过各种形式,让幼儿知道,自己已经长大了,生活、学习不能完全依靠父母,要慢慢地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幼儿的独立意识是在实践中逐步培养起来,随着他们身体的发育,大小肌肉群的逐渐成熟,心理能力的不断提高。

从不会做到逐渐学会做,从做的不象样到做的井井有条。这是必然的规律,也是必经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幼儿获得自身的发展。技能的形成是一个反复的过程,还要注意以后的巩固练习。教师要经常督促、检查、注意幼儿,加强幼儿良好习惯,逐渐形成自觉行为。



二、如何培养幼儿学习独立性


1.通过日常生活培养幼儿的独立性。教师应要求幼儿从身边的一些小事开始,学会独立。如学着自己吃饭、穿衣、睡觉、收拾玩具等,让幼儿有一种小主人的感觉,在活动过程中享受独立做事的乐趣。同时,还要对幼儿做出的努力给予充分的肯定,并鼓励他们去克服困难,为幼儿的独立自主发展创造民主、宽松、愉快的氛围。
2.通过教育活动培养幼儿的独立性。教师要将对幼儿独立性的培养渗透到每次教育活动中,如:在选择游戏的时候,让幼儿自己去选择游戏角色、游戏环节和游戏方式,让幼儿充分感受到自己有选择、探索和表达的权利;当孩子们发生矛盾时,不要作为权威者来批判谁对谁错,而是去引导幼儿学会自己解决问题;当幼儿向老师发问时,要注意启发幼儿自己动脑来找寻问题的答案。
3.通过家园共育培养幼儿的独立性。让家长了解培养孩子学会独立的重要性,争取家长的配合,并建议家长放手让幼儿去学习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去独立完成力所能及的事。只有保持家园教育的一致性,才能真正提高幼儿的独立能力,最终实现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