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如何做好与家长的沟通工作
良好的家校沟通,可以为孩子的成长助力。但每个孩子都来自不同家庭,家长的人生经历和性格各不相同,如何根据不同情况,运用不同的语言技巧和艺术与家长进行沟通呢?
今天一起看一线老师总结出来的沟通技巧,让沟通为你的教学助力。
一要礼貌尊重。教师与家长接触时要彬彬有礼,用眼睛注视对方,并且要和他们平视,要站起来或者让家长坐下来和老师对话,而且要有礼貌地称呼XX家长或XX妈妈。
二要真诚友好。教师给家长的印象很重要,如果老师拥有热情友好、亲切温和的态度,语气不强硬,这会给家长留下“好相处”的印象,为今后的相处奠定感情基础。
三要主动关怀。老师对孩子学习、生活等方面的关怀会让家长感到很温暖,进而愿意与老师交流沟通,也会让家长觉得老师很负责。
家校沟通的出发点是帮助孩子学业进步,健康成长,我的心得是:
一不告状。老师向家长反馈孩子在学校的表现时要实事求是,给自己的话语加点温,直说的话要拐个弯,让家长不但能看到孩子的情况,还能感受到老师的真诚。
二有指导。在家校沟通中,针对孩子出现的一些问题,面对家长的焦虑或无奈,老师要给出家庭教育方法的指导,让家长能获得及时有效的帮助。
三巧借力。家长群体中有着丰富可用的教育资源,家长的一技之长、人生经历、生活阅历有可能是老师不具备的,这需要老师主动出击。
二、如何做好家校沟通工作
要形成一种“包围”的 教育 环境,学生家长的力量是最为重要的。班主任一定要把与家长的联系、沟通当作一项重要的日常工作来做。下面我整理了做好家校沟通工作的 方法 ,供你阅读参考。
做好家校沟通工作的方法一、建立长效家访制度
班主任如果不习惯主动和家长取得联系,只是在学生出了问题时才会想到家长,长此以往会导致很多不良后果。其一,可能会导致一些家长一接到班主任电话或是约见通知,就会本能地担心,以为孩子一定在学校闯了祸,见面时,心理上总是忐忑不安,处在这种心理状态下的家长,很难与班主任进行深入的交流和沟通。其二,联系沟通的范围只限于那些常犯错误的学生的家长,这种联系随意性大,家长大多缺乏足够的思想准备,面对孩子出现的问题,常常情绪激动,采取简单粗暴的教育方法。
我建议的做法是利用寒暑假与周末时间,一学期至少到每个学生家中家访一次。与家长交流的话题很多,包括学生的学习、习惯、 兴趣 爱好 、与人相处、思想动向等。家访,不仅仅是与家长的交流,更重要的是与学生的沟通,平日班主任与学生都是在学校里接触,突然改变了环境,学生的心理感觉与在校时完全不同。班主任也可以换一种身份、换一种语气与学生交流,也许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家访活动的效果,可能比找学生谈话要好很多倍。
做好家校沟通工作的方法二、电话互访
班主任还要建立一本家校联系通讯录,以备不时之需。现代社会,大多数家长事物繁忙,如果要及时与家长取得联系,必须保持电话联系。很多家长由于工作的原因,与自己的孩子见面接触机会很少。所以,学生在校的学习情况和思想动态,有些家长无从知晓。而班主任与家长的电话联系是家长掌握自己孩子的一个重要纽带。
做好家校沟通工作的方法三、充分利用家长会与家长接待日
一学期一次的家长会必不可少,家长会上,班主任除了告诉家长成绩之外,还可以 总结 学生一学期的德育情况。家长会虽好,但间隔时间较长,所以可设立若干家长接待日。具 体操 作是:班主任根据自己的工作实际,以周为单位,确定家长接待日的具体时间、地点;要求家长按时间表到学校与班主任见面,交流孩子的情况。在家长接待日那天,班主任要认真备好和家长交流的内容,一定要让每个家都能有所收获,只有这样,家长才会坚持到会,并认真对待与班主任的沟通交流。
做好家校沟通工作的方法四、让家长参与主题班会课
虽然每个家长都觉得对自己的孩子比较熟悉,但有时并未真正了解他。有时候想去了解,孩子又不一定愿意开口。我们可以邀请一些家长参加班会课,在课堂上听听自己孩子的心声。
做好家校沟通工作的方法五、家长参与记录学生成长手册
每学期由学生、家长、教师共同填写学生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的表现,一个学期下来编辑成册,期末总结,根据学生的成长轨迹分析优缺点并做出评价。在这里,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学生把自己每一次的阶段 反思 和总结完整地记录下来,然后寄给家长或在家长会上交与家长。
做好家校沟通工作的方法六、与家长密切配合转化和提高后进生的成绩。
一个班级好、中、差生的存在是难免的,转变一个“后进生”并非是“朽木不可雕”。“浇花浇根,育人育心”。我在转化“后进生”的教育中是这样做的,首先了解他们的学习兴趣,基础知识的掌握,根据“后进生”的接受能力特点,因材施教。其次是多与家长联系,互通在校、在家的表现,并有针对性地、有计划的布置每天的作业,让家长督促孩子作业的完成情况,作业全部完成且作对的,我就在其作业本上写一些鼓励性的评语,大大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对连续三次作业全做对的就给其“加星”,学生的积极性有了提高,经过一段时间的磨练,学生进步了并尝到了成功的喜悦,家长也很感激,称这个办法真有效,我也感到很高兴。
总之,在家校联系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对学生在学校的各种行为表现,思想动态等等,与家长及时交流沟通,取得家长对学校教育的深刻了解和对教师工作的理解与配合。同时,教师通过家校联系能及时掌握家长对学校教育工作中的要求与建议,全面听取社会各方面的意见,积极弥补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之处,自觉改进 教学方法 ,提高教学水平。因此,有计划、有目的地搞好家校联系工作,是全面提高教学成绩和班级工作的重要手段。
三、如何做好家园互动工作ppt
新《纲要》也明确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在学习新《纲要》精神以后让我明白了家长工作的核心是要以儿童发展与教育为中心进行沟通,家园合作是一种双向互动活动。 一、教师与家长沟通的目的是为了达成共识。然而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和理解是很不容易的。特别现在都是独生子女,家长对孩子的早期教育更加重视,这就对教师做好家长的沟通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与家长要经常性地、积极地沟通配合,促使每个孩子在原有基础上获得发展。 1、教师是家长沟通工作的主导者,要主动积极的与家长沟通,不要等幼儿在幼儿园里发生了事情才与家长进行沟通,这样家长面队突如其来的事件往往会不理解,甚至与教师或幼儿园大闹一番,给教师或幼儿园都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何况孩子的发展是不断变化的、是动态渐进的过程。所以需要家园持久性地进行沟通。 2、教师与家长之间可以架起一座情感的桥梁,为家园沟通奠定坚实基础。要真诚的与家长交流,真心的为孩子着想。搞好家园沟通关键在于教师与家长之间要建立相互信任、尊重、支持的合作伙伴关系。教师与家长沟通时说话要有艺术性,善于揣摩家长的心理,“对症下药”这样事情就会事半功倍。我们相信只要教师真心对待幼儿、尊重理解家长,把工作做细、做到位,那么家长工作就迎韧而解,就不难做了。 二、家园之窗是密切联系家园关系的纽带,是教师与家长沟通的桥梁。 1.在教室门口,设立一块家长园地,这是幼儿园与家庭联系的纽带,是教师与家长沟通的桥梁。通过家园沟通,可以促进家园教育目标的一致性。我们可以将家园沟通大致分为几大版块:首先是保教内容,每月一次将保教内容向家长介绍,帮助家长明确本阶段教育重点,增强家庭教育目标的目的性,使家长对幼儿园的学习内容做到心中有数。其次是保教知识宣传,如:“向您介绍”、“请您关注”等专栏。还可以开辟“老师的话”、“宝宝信箱”、“甜甜温馨语”、“沟通之窗”、“关注孩子”等栏目,老师把需要家长配合的要求写在上面,家长可以通过“宝宝信箱”向老师提出意见或建议等等。 2.根据园所的安排,定期举办“家长会”、“家长半日活动”等活动、让家长详细了解幼儿园本学期的工作重点及配合方面;认真听取家长的建议和意见,做好记录,以便更好的改进工作。 3.进行个别沟通:由于幼儿家庭成长环境不同,家长文化素质不同,再加上每个孩子个性的不同;往往会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情,这就需要教师抽出时间进行个别沟通。当然这种沟通要靠老师做出非常大的努力,当遇到误会时要忍受委屈保持冷静,善于自控;遇到矛盾时,教师要主动反思,寻求解决的良策。 总之,我们做好家长工作的宗旨是:赢得一个家长就等于赢得一百个家长,放弃一个家长就等于放弃一百个家长。“没有不好的学生,只有不好的教育;没有不好的家长,只有不好的老师。”在教育越来越强调生态化的今天,学会和运用沟通是幼儿园家长工作重要方法之一,只有充分发挥利用家长这个有效的教育资源,才能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